(12分)
下图1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层食物网简图。苔类、物种C、G和I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E和F则在白杨林中部来回飞动寻找食物。
(1)图1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是______;两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是________。
(2)如果因某种原因,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而较长时间内发现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若除去全部物种A,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处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_______将成为优势种,而物种E和F数量大为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拼构)图。图2—图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请在[ ]内填图中标号,在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⑴图中的结构1-16中不应该出现的是[]和[];可能含有色素的结构是[ ];结构16与[ ]的形成有关;组成结构14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⑵蓝藻与该图1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
⑶与图1中B图(修改正常后的)细胞相比,蛔虫的细胞内肯定没有的结构是[ ]等(至少填3个)。
⑷图2、3、4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图2结构中增加膜面积的方式是,而图3中却是以来增大膜面积。
⑸若图1中左图为人体的甲状腺细胞,其细胞中碘的浓度远比血浆中高,这说明该细胞吸收碘是通过的方式。决定甲状腺细胞具有这一功能特点的结构是[ ]。
雕鸮(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和B、b表示,其中基因A、a中有一纯合致死效应。已知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1。当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雕鸮这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为 、。
(2)写出亲代到F1代的遗传图解:(4分)
(3)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的后代中致死个体占总数的比例为 ,致死基
因型有:。
桃子中,毛状表皮(A)对光滑表皮(a)为显性,卵形脐基因(B)和无脐基因(b)的杂合子表现为圆形脐,假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纯合的毛状、无脐品种与另一纯合的光滑、卵形脐品种杂交。请回答:
⑴F2中表现型为毛状卵脐的比例为。
⑵F1与光滑卵脐亲本回交产生后代的表现型有:,其中光滑圆脐的基
因型是,占后代的几率是。
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一定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从实验一可知,A、B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受浓度的影响。从实验开始到10min这段时间内,A植物叶片吸收CO2能力的变化趋势是。
(2)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则此后极短的时间内,类囊体膜上生成 和[H]的速率将会下降,而三碳化合物(C3)的含量将会(增加、
减少、基本不变)。
(3)在第25-40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从实验开始到第40min这一阶段,A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比B植物要 。
(4)实验二中,当光照强度为bklx时,A植物叶片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速率是mg/m2·h。
若每日光照12小时,给予的光照强度为mklx(a < m < b),则一昼夜中B植物的干重将
。
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的细胞从结构上看属于细胞,判断的理由是,该细胞的遗传物质中所含的碱基种类是种。如果乙图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画出的结构有(填写图中标号)。
(2)取乙图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时,必须先用 去除结构(写名称)才可以继续以后的操作。
(3)若乙图细胞中染色体数2N=10,则此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上有条双链DNA
分子,在分裂后期染色体上的着丝点数目和DNA数目之比为。
(4)乙图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图中(填写图中标号);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填写图中标号);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填名称;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