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想利用酒精灯、烧瓶、金属盘、水和铁架台等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把器材按图中所示组装好,并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A.熄灭酒精灯 | B.听水的声音的大小 |
C.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 D.将金属盘斜放在瓶口的上方 |
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
在运动场上常见到这样一些场景,其中表现出的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
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
C.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
D.跳高运动员跳过杆后从最高点落向地面 |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
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 | 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
一块质量为100g的冰块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
B.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
C.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不变。 |
D.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
甲、乙两列火车,以甲车为参照物,得出乙车向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的运动情况是
A.一定向东运动 | B.一定向西运动 |
C.一定静止不动 | D.向东、向西运动或静止均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