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3日,某女士给《西宁晚报》打热线电话称,她的小孩喜欢上网聊天,现在和家人,朋友讲话满口都是“偶”(我)、“酱紫”(这样子)等网络语言,甚至作文中也出现“JJMM”(姐姐妹妹)、“灌水”等词。“亲,这里是青海师范大学接待处!”2011年8月30日,青海师范大学的女生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标语,迎接新生。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回答问题。上述材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
B.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
C.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D.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 |
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际工具,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该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干线全长1432公里,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工程移民拆迁安置近42万人,受益人口4.38亿人。这一宏伟工程的成功是由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
B.工程区域内群众的局部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 |
C.该工程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D.发挥了市场在水资源合理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王某正在美国留学,拟购买一台手提电脑,用美元现金或国内银行发行的信用卡结算。如王某使用信用卡,国内银行按消费时的汇率自动将美元折算为人民币结算。现预期人民币持续升值。假设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王某的理性决策是
A延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
B即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
C即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
D延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央行此举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货币的流动性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优化要素投入 |
B.货币的流动性降低—物价水平下降—消费需求扩大 |
C.货币的流动性增加—国内需求扩大—促进市场繁荣 |
D.货币的流动性增加—储蓄收益减少—银行利润增长 |
2014年11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为614.61;2014年8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为616.38。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会导致
①赴美国旅游线路团费报价上涨
②对去美国务工的人来说,等于涨了工资
③留学生赴美留学成本减少
④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可能减少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凑足购买500元商品。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
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
C.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 |
D.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