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由于不少地方的文化没有受到重视,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剪纸、木偶、皮影等“濒危”。2011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之所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B.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19世纪,英国经历了从贸易保护到自由贸易政策的变化,这主要因为()

A.抢劫、掠夺等海盗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
B.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C.政治力量消长态势处于不平衡状态
D.大英帝国国内要求实行关税互惠政策

斯密关于分工和交换思想的错误之处在于
①分工能促进市场的扩大 ②分工决定交换能力和市场规模 ③交换能力和市场规模决定分工 ④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①承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肯定了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③否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④否认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恩格斯在谈到物质的运动时说:“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直到思维。”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①运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②运动的主体是物质和思维③运动就表现为物体的位置移动④运动既表现为物体位置的移动,也包括一切事物性质的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用这种观点来分析“稳如泰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它是错误的,否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它是正确的,从相对静止的角度来说,它并不否认事物的绝对运动
C.它有正确的一面,即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但又否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
D.它是错误的,认为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