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和其他法律文件。这是全国人大在行使( )
| A.立法权 | B.监督权 | C.决定权 | D.任免权 |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理论依据是 …()
| A.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
| B.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
| C.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
| D.矛盾的客观性 |
党中央强调,在考察、选拔干部时,要“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这一要求符合()
| A.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
|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过程 |
| C.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
| D.事物的不同性质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
“鲇鱼效应”是渔民发现的一种使捕获的鱼保持鲜活的方法。通常打捞到船舱里的鱼时间一长容易萎靡不振,死亡率高,而放入几条凶猛的鲇鱼,就把整个鱼群激活了。 “鲇鱼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
| A.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
|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
|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
|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温家宝指出: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最重要的是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扶持。这段话说明( )
| A.对内因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
| B.要充分重视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
| C.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
| D.对外因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 |
《人民日报》报道:为促进梅州到2007年实现小康目标,广州、梅州两市按照“输血”与“造血”并举的思路,加大两地政府间、企业间的交流合作,积极做好扶持项目的筛选、论证工作,并促进项目建设的实施。目前,广州市首批无偿帮扶资金1 455万元已划拨到梅州,并有一大批企业投资到位,两市间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口帮扶和经贸合作态势。据此完成14~15题。
14.在扶贫过程中,“输血”不能忽视。这是因为…( )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C.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D.事物之间无条件的联系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15.在扶贫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造血”功能的培育。这是因为( )
A.内因是引起事物变化的唯一原因
B.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加速作用
C.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