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的是
A.碳酸钠小苏打 Na2CO3 | B.氢氧化钠火碱 NaOH |
C.氧化钙消石灰 CaO | D.氢氧化钙生石灰 Ca(OH)2 |
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甲乙
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
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
C.白磷比红磷易燃,使用更安全 |
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正确顺序是
①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气密性;④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堵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从水中取出导管.
A.③④①⑤②⑥ | B.③④①⑤⑥② |
C.④①③⑤②⑥ | D.④①③⑤⑥② |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先是俯视液面读数为60ml,加入部分液体后,又仰视液面,读数为65ml,则该生实际加入液体的体积为
A.等于5ml | B.大于5ml | C.小于5ml | D.无法判断 |
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
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
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一分子很小 |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扩散,从分子的角度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B.分子是可分的 |
C.品红分子发生变化 | D.分子体积极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