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下表中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075
0.102
0.074
主要化合价
+2
+3
+5、+3
+6、-2
-2

A. 离子半径:
B. 氢化物的还原性:
C. M与T形成的化合物只能与盐酸反应,不与溶液反应
D. 一定条件下,T的单质可将Q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X
收集气体
Y
A
碱石灰
氯化氢

B
碱石灰
氨气

C
氯化钙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钠
D
氯化钙
一氧化氮
氢氧化钠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
B
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AgCl比AgI更难溶
C
Al箔插入稀HNO3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CO32、Na、SO42、Al3。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取少量试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一定有Cl B.一定有SO42 C.一定没有Al3 D.一定没有CO32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操作和现象:向装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结论:分解成了
B.操作和现象: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结论: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C.操作和现象: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溶液,紫红色褪去。结论: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
D.操作和现象:向饱和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结论:析出了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物气体,在空气中都能温室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后溶液显红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