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
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溶液,并测量收集
气体所需的时间,实验记录如下:
| 实验序号 |
溶液浓度 |
溶液温度 |
催化剂 |
所用时间 |
| ① |
5% |
20℃ |
2滴![]() |
![]() |
| ② |
5% |
40℃ |
2滴![]() |
![]() |
| ③ |
10% |
20℃ |
2滴![]() |
![]() |
| ④ |
5% |
20℃ |
不使用 |
![]() |
请回答: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实验①②是研究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实验测得
,原因是__________。
(4)实验①④的测定过程如下图,曲线a对应的实验序号是__________(填“①”或“④”)。
以苯酚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请按要求作答:
(1)写出以下物质的结构简式:B; F;
(2)写出反应①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
④
(3)反应⑤可以得到E,同时可能得到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在某有机物A的分子的结构简式如右图。
(1) A中具有、官能团
(写官能团名称)
(2)A跟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A跟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A在一定条件下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已知:Fe2+能被稀硝酸氧化,反应方程式为:3Fe(NO3)2+4HNO3(稀)
3Fe(NO3)3+NO↑+2H2O现将一定量的铁和铜的混合物分为等质量的4份,分别加入等浓度不同体积的质量分数为0.20的稀硝酸(假设反应中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
| 硝酸体积(mL) |
100 |
200 |
300 |
400 |
| 剩余固体(g) |
18.0 |
9.6 |
0 |
0 |
| 放出气体的体积(mL) |
2240 |
4480 |
6720 |
(1)由NO与HNO3的关系可知,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mol·L-1。
(2)稀硝酸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3)放出2240 mL气体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4480 mL气体时,消耗金属的质量为_______g。
(4)原混合物中铁和铜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__。
(5)加入400 mL稀硝酸,反应完全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6)当溶液中Cu2+、Fe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放出气体的体积_________mL(标准状况下)。
A、B、C、D、E、F、G、H、I、J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以下框图,回答:
(1)B和C均为有支链的有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烯烃D,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G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类型:①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
(5)与H具有相同官能团,且与H的同分异构体的所有物质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1)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的两种常见的烃:_________,_________;一种常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______________。
(2)燃烧后生成H2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的一种常见的烃:_________。
(3)不能脱水生成烯烃的碳原子数小于6的两种饱和一元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后生成乙酸的醛:__________;加成后生成乙二醇的醛:___________。
(5)[ CH2-O ]n的单体:___________;丙烯聚合后的高分子: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