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为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地点




年降水量(mm)
15.6
466.6
777.4
205.4
一月平均气温(℃)
-8.5
6.6
-1.2
-9.0
七月平均气温(℃)
27.4
23.5
23.9
23.6


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下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图中打点部分为我国暴雨涨水严重的地区)。图中显示的我国暴雨水灾严重地区的共同特点是()

A.河网密布,径流量大
B.地势低平,地形平坦
C.年降水量达,季节分配均匀
D.冬季积雪融水量大

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灾的县城个数与总县城个数的比值)历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有关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②三个流域的受灾比最高峰均出现在7~8月
③受灾比的峰值出现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④三个流域的受灾比最高峰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大致符合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珠江流域水灾受灾比与其他两条河流的差异原因不包括( )

A.河流经流量的变率较小
B.入海通道较多
C.出现咸潮时间长
D.流域降水季节时间长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下题。

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

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

图1为北半球某区冬季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气压数值①<②<③<④。图2为该地区局部气温分布图。读图下列问题。

图2中的甲处,最有可能位于图1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与甲地天气状况最相近的描述是()

A.温暖干燥 B.低温阴雨 C.风和日丽 D.细雨连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