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利用定值电阻R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U为电阻R两端的电压,P为电阻R的电功率。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电功率P与电压U的关系:在 的条件下,P = 。
U/V |
3 |
4 |
5 |
6 |
7 |
8 |
P/W |
0.9 |
1.6 |
2.5 |
3.6 |
4.9 |
6.4 |
如图所示,小亮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阻值不同的电阻及导线等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亮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 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导线不能交叉;
(2)小亮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 ,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为0,电压表的示数约为 ,实验所用导线完好无损,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 。
(3)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具有保护电路的作用。另外,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通过移动滑片 来改变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通过移动滑片 来控制 ;
(4)小亮将电阻 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 、阻值约为 的小灯泡,想测量它的额定功率。为此,需要对原电路进行两处改动:一是 ,二是 。
小云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实验室现有水银温度计 、酒精温度计 、体温计、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 ;
(2)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 ;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 (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
(3)实验完毕,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 。
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对影响电阻大小的部分因素进行了探究,器材有:开关、电流表、干电池(电压恒为 各一个,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丝,导线若干,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小明将合金丝以不同方式分别接入电路 、 之间,闭合开关 后,记录的数据如表。
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是将一根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读数,请将其填入表格中。
连接方式 |
一根 |
两根串联 |
三根串联 |
两根并联 |
三根并联 |
电流表读数 |
|
0.15 |
0.1 |
0.6 |
0.9 |
(2)导体电阻的大小跟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是: ;
.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是: 。
(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
(4)实验中一根合金丝的电阻为 ,若该合金丝的横截面积为 ,则一根合金丝的长度是 .(已知该合金丝长 ,横截面积 的阻值为
火山石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小王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某块火山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小王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火山石的质量 ,其示数如图所示;
.往向量筒中倒入水,使水面到达 处;
.用细线系住火山石,放入量筒,用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足够长时间,水面到达 处;
.取出火山石,水面下降到了 处;
.小王认为火山石体积测量不够准确,它的体积应该包含材质和其中空隙部分的体积,于是又向量筒中加水到 处,将刚才取出的石块表面附着的水擦干净,再次没入量筒的水中,此时水面到达 处。
请解答下面问题:
(1)该实验原理为 (用公式表示)。
(2)在步骤 中,水面没有回到 处的原因是 。
(3)请你根据小王的实验思路,将有关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物理量 次数 |
火山石的质量 |
|
|
|
|
火山石的体积 |
火山石的密度 |
1 |
① |
50 |
54 |
48 |
55 |
② |
③ |
(4)观察表格,请你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小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又对凸透镜的焦距与其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1)小峰第一次选取一个凸起程度较小的凸透镜,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测得的焦距为 。
(2)第二次他又选用一个凸起程度较大的凸透镜,测得的焦距为 ,由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
(3)小峰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选取焦距为 的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实验结论:对同一凸透镜, 的焦距大些。
(4)在用焦距为 的凸透镜探究成“等大实像”的实验时,老师发现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 和 ,与理论像距 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