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在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 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这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 。
(2)在图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小强调节左边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F1=1.2N,F2=1.5N;OA=30cm,OB=20cm。他将所得数据直接代入杠杆平衡条件的公式中,发现F1×OA和F2×OB并不相等,从而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不一定是F1 l1= F2 l2。小强的失误是 。
(3)在图中,若B处的钩码不变,小强将弹簧测力计由A处移到C(OC=10cm)处,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这个力的方向应 ,大小为 N。
(4)在右图中,若B处的钩码不变,小强不用弹簧测力计,在A处挂 N的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仍然平衡。
现有下列实验器材: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两只电流表、电池、开关、足量的导线。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测出一只未知电阻Rx的阻值。要求:
(1)在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2分)
(2)简述实验过程并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Rx。
某同学希望通过比较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表的读数来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所接电路图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2所示.
(1)该同学发现电流表A1指针偏转较A2小,所以他认为“串联电路电流每流经一个用电器,电流都会减弱一些”.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填:“正确”或“错误”)的,出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不同的原因是。
(2)另一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3所示.他认为:若两灯亮度相同,则说明流过两灯电流相等,这观点对吗?
答:,因为。
(3)连接电路后,两灯泡都亮,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以下两种简单判断方法是否可行?请你在表中空格填写“可行”或“不可行”。
方法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方法是否可行 |
方法1 |
把其中一灯泡从灯座中取下 |
另一灯熄灭 |
两灯一定是串联 |
|
方法2 |
把任意一根导线断开 |
两灯熄灭 |
两灯一定是串联 |
如图所示,AC、EG分别为长度和粗细都相同的锰铜丝和镍铬合金丝,B、F分别为这两段电阻丝的中点,张明同学用该装置做“探究决定导体导电能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记录数据见下表:
步骤 |
M接 |
N接 |
电流/A |
1 |
A |
C |
0.5 |
2 |
A |
B |
1.0 |
3 |
A和C |
B |
2.0 |
4 |
E |
G |
0.2 |
5 |
E |
F |
0.4 |
6 |
E和 G GGGGGGG |
F |
0.8 |
步骤 |
M接 |
N接 |
电流/A |
1 |
A |
C |
0.5 |
2 |
A |
B |
1.0 |
3 |
A和C |
B |
2.0 |
4 |
E |
G |
0.2 |
5 |
E |
F |
0.4 |
6 |
E和G |
F |
0.8 |
(1)比较步骤 ,得出结论:导体导电能力大小与材料有关。
(2)比较步骤1和2(或4与5),得出结论: ;
(3)比较步骤2和3(或5与6),得出结论: ;
(4)张明同学在完成上述实验后,将M同时接到A和E,N同时接到C和G,读出电流表示数为0.7A,再与步骤1与4结果相比较,又悟出一个电流规律: 。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小灯泡电阻所用的器材,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变大,连线不能交叉。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移到________端(填A或B)。这样对电路起到。(各1分)
(3)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漏填了一个电流数据,请你把图所示的读数填入下表的空格中。
(4)小明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对比得出的几个电阻值,发现每次测量结果都有较大差异,你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5)如果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L不发光,电流表读数为0,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1)甲组同学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右表中是按正确的操作测得的数据,某同学通过计算发现三次小灯泡的阻值不相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