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周期表主族元素中,甲元素与乙、丙、丁三元素相邻,甲、乙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丙>乙>甲>丁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甲>丙
C.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丁>甲
D.乙和甲或乙和丁所能形成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物质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A.图4表示在含等物质的量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盐酸至过量时,产生气体的体积与消耗盐酸的关系
B.图5表示Cl2通入H2S溶液中pH的变化
C.图6表示10 mL 0.01 mol·L-1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 溶液混合时,n(Mn2+) 随时间的变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D.图7表示已达平衡的某反应,在t0时改变某一条件后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则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

硫酸钙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产品,可用于生产硫酸、漂白粉等一系列物质(见图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SO2、SO3均是酸性氧化物
B.除去与水反应,图示转化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工业上利用Cl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漂白粉
D.用CO合成CH3OH进而合成HCHO的两步反应,原子利用率均为100%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三氯甲烷中含有碳氯共价健的数目为0.3NA
B.25℃时,1 L 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0.02NA
C.常温常压下,28 g C2H4、C3H6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2NA
D.0.1 mol Cl2全部溶于水后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A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在蒸发皿中灼烧CuSO4·5H2O晶体以除去结晶水
B.配制0.1 mol·L1硫酸溶液时,容量瓶应先用0.1 mol·L1硫酸溶液润洗
C.用图1所示装置实验,振荡后静置,溶液不再分层,且保持无色透明
D.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的氨气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稀硝酸和过量的铁屑反应: Fe+4H++ NO3=Fe3++NO↑+2H2O
B.硫酸氢铵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NH4++OH=NH3↑+H2O
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 NH4++2H2O
D.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SO32+6H+ +2MnO4=5SO42+2Mn2+ +3H2O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