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953年制定的选举法规定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选举全国人大代表的比例为8:1。1995年修改选举法时,将这一比例由8:1修改为4:1。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表明( )
| A.我国已经消除城乡居民的差别 |
| B.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
| C.我国已实现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 |
| D.选举方式必须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
现实生活中,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有( )
①人口迁徙活动 ②社会文化教育
③商人商业贸易活动 ④各种经济、政治、文化交往活动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
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李约瑟在《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中用图表作了说明。以下图表主要说明了()
| 时 间 |
时间公元前6~ 公元前1世纪 |
公元1世纪~ 公元400年 |
公元401~ 公元1000年 |
公元1001~ 1500年 |
| 比 例 |
50% |
62% |
71% |
58% |
A、中华古代科技具有注重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B、中华古代科技比世界其他各国要先进得多
C、中华古代科技决定了当时中华民族的至尊地位
D、中华古代科技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段材料说明()
| 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
| B.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
| C.所有文化作品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
|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
下图所示为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图案采用了全新的表现模式,但是本核心标志的设计构思仍然发源于道家。新标志采百花原态,化简合成新形,将三角、四边、五角、六棱的多类花型,组合成一个富有东方神韵的“百花吉印”。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反映了( )
| A.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 B.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
| C.用一种标识概括多样性的文化,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
| D.该标识的使用将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