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 A.若图①表示制作装片,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可见其液泡体积逐渐变大,颜色逐渐变浅 |
| B.若图②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某视野中的图像,则要看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 |
| C.若图③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的数目增多 |
| D.若图④是利用2m×2m的样方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的种群密度(圆圈表示个体),则该样方内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2.5株/m2 |
PCR技术又称聚合酶链式反应,现在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一种常规手段,它可以在体外很短的时间内将DNA大量扩增。你认为下列符合在体外进行PCR反应条件的一组是( )
① 稳定的缓冲液环境② DNA模板③ 合成引物④ 四种脱氧核苷酸
⑤ DNA聚合酶⑥ DNA解旋酶⑦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⑧ 温控设备
|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 C.③④⑤⑥⑧ | D.①②③④⑤⑧ |
从2001年初到现在,青岛某实验基地已孕育出上百只转基因克隆羊,它们的体内分别携带包括β—干扰素、抗凝血酶素、乙肝表面抗原在内的多种药用蛋白基因。这意味着,它们可以通过产奶的方式源源不断地提供药用蛋白基因,其应用前景非常光明。在其实验研究过程中,经常利用PCR技术制取大量的有关药用蛋白基因来供实验用。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 A.PCR扩增反应中加人引物的作用是结合在模板DNA上,提供DNA延伸起始位点 |
| B.DNA聚合酶的作用是从引物的5'端开始催化DNA链的延伸。 |
| C.PCR技术依据是DNA的热变性原理 |
| D.PCR的反应过程一般经历三十多个循环,每次循环都包括变性、复性、延伸 |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
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
| B.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
| C.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小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强。 |
| D.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 |
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法的操作错误的是( )
| 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 |
| B.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沾取一环菌液 |
| C.沾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 |
| D.接种环划线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
|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
|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 ℃恒温培养24~48 h |
|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