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1表示突触后抑制的某种调节过程,请分析回答:

(1)神经递质位于突触小体的      中,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2)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只能单方向的原因是                              
(3)当运动神经元1兴奋时,可支配相关的肌肉收缩,同时通过突触A引起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之后又通过突触B抑制运动神经元1的活动。由此可知,图示神经元之间的环状联系,是一种___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
(4)研究表明,运动神经元1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Na内流;而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Cl内流。请在答题纸相应下图中标明受神经递质影响后,突触A、B中突触后膜的暂时性电位表现。

(5) 为探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有人做了下图的实验中。若C位于2个接点的中点位置,刺激C点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余三组饮醋酸铅溶液,60天后进行检测。
检测a:用下图水迷宫(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实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天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
检测b: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AChE活性检测原理:AChE可将乙酰胆碱(ACh)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计算酶活性。

组别
醋酸铅溶
液浓度
/g·L-1
脑组织
铅含量
/g·gprot-1
AChE活性
/U·mgprot-1
到达原平台
水域时间
/s

0
0.18
1.56
22.7

0.05
0.29
1.37
23.1

1
0.57
1.08
26.9

2
1.05
0.76
36.4

请回答:
(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通过该指标可知____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最弱。
(2)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该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变化。ACh发挥效应后在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实验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___的生成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
(3)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
(4)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病人的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这种物质的沉积会损坏周围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下图表示两类神经元及突触的差异,请回答:

(1)在神经冲动由图中A点传到D点的过程中,B处兴奋时膜外为电位,C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
(2)研究发现,病变个体中Aβ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引起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量,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
(3)乙酰胆碱与位于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会立即被乙酰胆碱酯酶催化水解,其生理意义是
(4)向患者体内注射抗Aβ的抗体是治疗老年痴呆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入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据图回答:

(1)此反射弧的感受器具体是由神经元的形成的。
(2)在a处给以刺激,该处膜外电位变化是
(3)兴奋传到神经中枢,中枢内会有信号的转换过程,即电信号导致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结构)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上的受体,引起下一级神经元的兴奋。
(4)刺激a处后,c处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刺激b处,电位计指针是否偏转?,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3)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物质。
(4)内环境酶促反应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会增多?[ ],其结果将会引起
(6)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 ],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7)若图示是肝脏组织细胞的内环境,那么肝炎病人化验时,需取图中的液体[ ]进行化验,会发现转氨酶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胞膜的通透性
(8)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变。这是因为______

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pH及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2)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是
(3)病人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和CO2扩散的模型(①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