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25°N附近某地野外考察,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当地区域的山河分布简图。
考察日志记载,当天A城沿B方向日出,沿C方向日落,并且A城的物影于北京时间11时50分时最短,则图中所示河流AB段的流向是
| A.由西南流向东北 | B.由东南流向西北 |
| C.由西北流向东南 | D.由东北流向西南 |
考察日志中,下列描述可能不正确的是
| A.河水较1月份考察时更浑浊 |
| B.从A向C,河谷中的砂石颗粒越来越大 |
| C.河流水位较1月份考察时测量的数据要高 |
| D.河谷两岸及山麓所见大片苹果园 |
队员发现河流DF段弯曲,而AC段比较平直,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AC段河水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小,以侧蚀作用为主 |
| B.AC段河水流速较DF段的慢,以堆积和侧蚀作用为主 |
| C.DF段河水流速更快,以侵蚀和搬运作用为主 |
| D.DF段河水流速较慢,以堆积和侧蚀作用为主 |
该考察区域可能位于的省区是
| A.山东 | B.江西 | C.浙江 | D.福建 |
读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回答19~20题。
图中曲线P表示某地区1月份20℃等温线,虚线P1,P2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等温线P应向P1方向弯曲 |
| B.等温线P应向P2方向弯曲 |
| C.等温线P通过P1,P2之间没有弯曲 |
| D.等温线P夏季向P1方向弯曲,冬季向P2方向弯曲 |
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其限制性因素,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营造农田防护林 | B.发展混合农业 | C.东水西调 | D.禁止过度抽取地下水 |
读两个岛国示意图,回答16~18题。
图中甲国首都A城市位于乙国首都B城市的
| A.西北方向 | B.东北方向 | C.西南方向 | D.东南方向 |
下列有关两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均为发达国家
②均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热和温泉等
③两国畜牧业和渔业均较发达
④两国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均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
⑤甲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乙国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
⑥两国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沿海平原面积广阔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④⑤⑥ |
当城市B日出时间为7:40(为该国的国家时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尼罗河河水上涨 |
| 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为逆时针方向流动 |
| C.北美中部平原来自于北冰洋的寒冷气流频繁南下 |
| D.地中海的盐度处在一年中最低的季节 |
读甲国大豆产区在该国各州的分布示意图,完成12~13题。
图示大豆产区的地形
| A.以高原为主 | B.以山地为主 | C.以丘陵为主 | D.以平原为主 |
俗话说“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我国大部分地区大豆的播种期应该在4月中下旬,个别生长期短的品种可以延迟到5月中旬。据此推测,甲国大豆的播种期约在
| A.4—5月份 | B.7—8月份 | C.1-2月份 | D.10一ll月份 |
读图为世界某地区地形分布图,完成9~11题。
O地和P地沿岸气候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 B.洋流 | C.大气环流 | D.植被、土壤 |
关于图中R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月该河流处于丰水期 |
| B.该河流域地势起伏不大,水能资源不丰富 |
| C.该河流每年会出现凌汛 |
| D.一般情况下,该河河道西岸较陡,河道较深 |
Q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 A.劳动力丰富,但劳动生产率低 |
| B.田地规模小,土地租金低,经济效益良好 |
| C.当地高度发达的工业促进了当地高度机械化农业形成 |
| D.依托铁路和海港,促进商品经营,产品商品率较高 |
图是“某大洲3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关于下列各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秘鲁寒流影响,a处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
| B.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作用,b处多火山、地震 |
| C.受地形地势影响,c处呈现温带荒漠景观 |
| D.受地质构造影响,d处成为有名的大自流盆地 |
对b、e两地气候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b地年降水量大,e地年降水量小 |
| B.b地大陆性特点明显,e地海洋性特点显著 |
| C.b地雨热同期,e地冬雨夏干 |
| D.b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大,e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