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B的浓度在5s内从2.0 mol·L-1变成0.5 mol·L-1,则在这5s内B的平均速率为 ( )
A.0.3 | B.0.3 mol·L-1·s-1 |
C.0.4 mol·L-1·s-1 | D.0.04 mol·L-1 |
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反应的推断或解释正确的是( )
操作 |
可能的实验现象 |
解释 |
|
A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 |
B |
向CaSO3中加入硝酸 |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
CaSO3与硝酸反应生成SO2 |
C |
同温同压下用pH试纸测定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的酸碱性 |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硫酸钠溶液显中性 |
碳酸钠溶液发生了水解 |
D |
向淀粉KI溶液中通入Cl2 |
溶液变蓝 |
Cl2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下面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水中的溶解度:碳酸钠>碳酸氢钠 |
B.热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 |
C.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产生二氧化碳少 |
D.足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反应两者产生二氧化碳一样多 |
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氯水 ④氯气的四氯化碳溶液 ⑤盐酸 ⑥盐酸与少量漂白粉的混合溶液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⑥ | C.③⑥ | D.③④⑥ |
向某盐溶液中通入过量Cl2无明显现象,滴加Ba(NO3)2溶液和稀HNO3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可能是( )
A.AgNO3溶液 | B.CaCl2溶液 | C.Na2SO3溶液 | D.Na2CO3溶液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铝制容器可盛装热的H2SO4 |
B.铁在少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3 |
C.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