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有NMR现象。试判断下列哪组原子均可产生NMR现象的是( )
| A.18O31P | B.19F12C |
| C.元素周期表中ⅢA族所有元素的原子 | D.第三周期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所有原子 |
向用盐酸酸化的MgCl2、FeCl3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aq),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NaOH(aq)的体积关系如图。原混合溶液中MgCl2与FeC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
B.![]() |
C.![]() |
D.![]() |
有机物M的结构如图所示(R为烷烃基),关于M的正确判断是
| A.M难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反应 |
| B.M能使酸性KMnO4(aq)褪色、使FeCl3(aq)显紫色 |
| C.M能发生酯化、氧化和加聚反应 |
| D.常温下1mol M最多能与3 mol NaOH(aq)反应 |
灰锡(以粉末状态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 Sn(s、白) + 2HCl(aq) → SnCl2(aq) + H2(g) + Q1
② Sn(s、灰) + 2HCl(aq) → SnCl2(aq) + H2(g) + Q2
③ Sn(s、灰)
Sn(s、白) + Q3, Q3=" -" 2.1kJ
根据以上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 A.灰锡、白锡的互相转化是可逆反应 | B.常温下锡以灰锡状态存在 |
| C.反应中的能量变化:Q1 < Q2 | D.长期处于13.2℃以下,锡制器皿会自行毁坏 |
在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得到Cl2 和NaOH(aq) |
| B.教材所示的铜-锌原电池在工作时,Zn2+ 向铜片附近迁移 |
| C.电镀时,电镀槽里的负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 |
| D.原电池与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原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阳极 |
“细节决定成败”,对于下列实验细节处理正确是
| A.配制FeCl3(aq):称取一定质量的FeCl3(s),加水溶解,再加入稀盐酸酸化 |
| B.钠与水的反应: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入烧杯,再滴入两滴酚酞试液,最后加入水 |
| C.析出溶质晶体:接近饱和的热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 |
| D.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向稀H2SO4中滴加少量Cu(NO3)2(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