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②父异( )焉
③日扳( )仲永环谒于邑人 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翻译下列句子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方法:
目的: 吕蒙跟方仲永求学经历有什么区别,你从这两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台球“神童”丁俊晖,现已成了世界级体育明星,关于他父亲让一个处在求学“黄金”时期的少年“不使学”,而是弃“学”从“体” 。他的这一做法随之成为颇有争议的热门话题。请你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
文言文阅读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清]刘大櫆
许君讳曾裕,字仑高,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少卓荦有大志,年甫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于书无所不读。入赀补官,得通判松江水利船政。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船,其名曰乌船。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船遇风辄坏。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感泣。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水涸,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君独以私一己之稇载①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干纪之诛,必加详报,则己虽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贳。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①稇(kǔ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下列句子中的“之”与“禁之不止”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怅恨久之 C水陆草木之花 D至之市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从“聪颖出其辈类,于书无所不读”这句话可以看出许曾裕是一个勤学的人。 |
B.许曾裕体恤百姓,亲自试验乌船,解决了乌船遇风容易坏的问题。 |
C.松江府百姓为了表达对许曾裕的尊敬,在河边立碑记下了他的许多实际。 |
D.许曾裕担任松江府通判期间执法严厉,他认为对私运货物的百姓要严惩,才能正民心。 |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值母病笃:(2)向者:
(3)而其弊始除:(4)因潜请于布政辰:翻译下列句子。
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感泣。
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
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①。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 ,将吏亦心轻之。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②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惊服。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亿称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玮处边事已尽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亿益叹服公之识度。
【注释】①累章求代:(曹玮)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务。②掣:拽; 拉。下列语句中的“之”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闻之,欣然规往 |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C.复立楚国之社稷 | D.怅恨久之 |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但众人仍对他守边的才能持怀疑态度。 |
B.李及在略加审问了解清楚案情后,就马上下令斩杀了犯事的戍卒。 |
C.李及的声誉传到京师后,王旦认为李及的做法只是在履行主将的职责。 |
D.李及之所以被王旦推荐,是因为王旦认为李及很聪明,会不断开创新的政绩。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将吏亦心轻之轻: ②亿称旦知人之明称:
③曹玮知秦州七年知: ④必矜其聪明矜:翻译下列句子。
(1)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
(2)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共12分)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如侍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原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下列各项与例句“二子以米馈”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扶苏以数谏故 | B.以尽吾齿 | C.固以怪之 | D.祭以尉首 |
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从李疑每天煮粥、熬药,像对待亲人一样照顾范景淳这一做法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道义的人。 |
B.范景淳要酬谢李疑,李疑婉拒了他的好意,后来请邻居陪着去取回了行囊,登记了数目并封好。 |
C.范景淳死后,李疑用范景淳酬谢他的钱买了棺材,然后埋在城南聚宝山。 |
D.人们很赞赏李疑,知名人士都喜欢和他交往。 |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被疾(2) 延就坐
(3)面发囊(4)书召其二子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1)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
(2)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荀攸传
荀攸①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②将有奸!”衢寤③,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④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⑤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⑥之举也。”事垂就而觉⑦,收颐、攸系狱,颥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三国志•魏书》)
【注】①本文涉及到的与荀攸有关的人物有:荀攸的祖父叫荀昙,叔父叫荀衢。②殆:大概,恐怕。③寤:醒悟。④何进:东汉灵帝时大将军。⑤董卓:东汉灵帝时前将军、并州牧。⑥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⑦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了。 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故 吏 张 权 求 守 昙 墓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果杀人亡命()②由是异之()③卓徙都长安()④攸与议郎郑泰……等谋曰()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董卓无道,甚于桀、纣
A.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
B.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看说》)
c.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岳阳楼记》)
D.余将告于莅事者 (《捕蛇者说》)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
②会卓死,得免。课文《陈涉世家》中陈涉发动起义能得到广泛响应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请根据上文回答:荀攸敢于组织朝中重臣起事的缘由是什么?读了两文你有怎样的感悟?
书谢御史【清】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实词。
(1)莫敢诘(2)命卒曳下奴
(3)汝敢笞我!(4)假他事削其籍以归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
B.巡城遇之至之市(《郑人买履》) |
C.遂焚烧其车其真无马耶(《马说》) |
D.乃遍游江浙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
翻译句子。
(1)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2)山水之乐,得之心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