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练习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黄河出现了严重的缺水断流和水污染问题。请你为保护黄河拟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黄河。
与黄河有关的诗句:
与黄河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关键对话指的是那些观点迥异、充满风险、双方表现出激烈情绪的对话,这种对话就好像人生航线上的一个个暗礁,稍有不慎就会让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
当结果充满风险、观点背道而驰、双方情绪激烈时,普通的对话便会升级为关键对话。充满讽刺意味的是,对话内容越关键,我们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就越差。事实证明,逃避对话或是把对话搞砸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当我们无法正确处理关键对话时,生活中所有重要的方面都会因此受到不利影响,包括我们的事业、圈子、人际关系,甚至是我们的身体健康。
[材料二]人生挑战无时无刻不在显著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家庭和企业。正如当今世界以惊人的速度发生变化,和非凡而危险的科技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时,人类体验到的压力也呈现出几何式增长。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生活节奏下,如何滋养我们的人际关系,如何利用有效的方式和技巧解决每天遇到的问题,如何形成新的、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正变得越来越迫切。
这些新的、更好的解决方式绝非“我的方式”或“你的方式”,而应当是“我们的方式”。换句话说,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必须具有协同效应。其应当是捆在一起的一把筷子,而不是散落一地的单个筷子,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力。这种协同性可以体现在更好的决定、更好的人际关系、更好的决策过程、更高的决策实施承诺中,或是在这些因素中得到综合体现。这就是关键对话的意义所在。
[材料三]关键对话指出,为鼓励对方,我们应当使用四种有效的倾听技巧营造安全感,让对方坦率说出内心的想法。这四种技巧分别是询问观点、确认感受、重新描述和主动引导,它们既可以解决沉默应对问题,也可以解决暴力应对问题。
询问观点。鼓励对方说出想法,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请他们开口表达。在对话中要想打破僵局,你只需理解对方的观点即可。当我们表现出真正的兴趣时,对方就不会迫于压力而陷入沉默或暴力了。常见的鼓励性话语如下所示。
“发生什么事了?”
“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可以直接告诉我。”
“别担心你的想法和我不一致,我很愿意了解你的想法。”
确认感受。如果直接询问无法让对方开口,你可以通过确认感受的方式营造更大的安全感。使用这种方式时,我们会客观描述在对方行为模式中观察到的细节,然后鼓励对方对此进行讨论,当对方的语气或体态和他们的表达内容不一致时,利用这种方法鼓励对方开口特别有效。例如:
“没事,我很好,”
“真的吗?从你说话的方式来看,好像感觉并不好。”
“你嘴上说没事,可听起来不像没事的样子”,
“你好像对我很生气。”
重新描述。询问观点和确认感受能帮助你了解对方的部分想法。如果意识到对方为什么会出现特定的感受,你可以通过复述对方表达的方式营造更大的安全感。注意,复述指的不是一字不差地把对方的话重说一遍,而是用你自己的语言简略地说出自己了解的内容。
例如:“好吧,你看看我的理解是否正确。你感到紧张是因为我对你的衣着表达了看法,这让你感到我太专制、太守旧,是这样吗?”
主动引导。不可否认的是,有些时候尽管对方愿意袒露心声,但你能感觉到他们还是缺乏安全感。或者,他们仍处在暴力状态中,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会感觉愤怒。遇到这种情况,你就该使用主动引导技巧了。如果意识到对方没有充分表达内心的看法,还需要你做出努力时,你可以主动引导对方实现对话。
主动引导是一种展示信念,承担风险,主动示弱和营造安全感的行为,目的是让对方彻底敞开心扉,说出内心的想法并同意你的做法。
(节选自《关键对话》,有删改)
(1)上述三则材料是围绕 展开论述的。
(2)对上述三则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进行论述。
B.材料一指出“关键对话”的三个特征是“不同的观点、巨大的风险、强烈的情绪”。
C.材料二通过举例论证阐述了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必须具有协同效应。
D.材料三中作者认为展示信念,承担风险,主动示弱和营造安全感是主动引导行为。
(3)疫情期间,因为使用电脑问题,小王与妈妈的对话陷入了僵局。请你结合“材料三”重新设计对话,帮助小王达成目标。
[情境再现]
小王:妈妈,我想用电脑查资料。
妈妈:你查资料是假,想玩游戏是真吧?
小王:哼!不查就不查!(因为受委屈采取了沉默和逃避的方式)
[重新设计]
小王:妈妈,我想用电脑查资料。
妈妈:你查资料是假,想玩游戏是真吧?
小王:① (询问观点)
妈妈:没错,我有这个担心。
小王:② (确认感受)
妈妈:是的,我确实担心。
小王:你是觉得我会因为使用电脑查资料而玩游戏,所以担心我,是这样吗?(重新描述)
妈妈:是的。
小王:③ (主动引导)
妈妈:好的,我相信你。你用吧。
学校学生会准备开展“励志人生”主题讲座,请大家推荐主讲专家。请你从以下备选小说人物中推荐一个,并结合人物特点及事例说说理由。
备选人物:
综合性学习,完成下列问题。
某中学团委准备举办以“我的青春”为主题的毕业联欢晚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征集宣传语]校团委面向九年级同学征集本次晚会的宣传语,请你拟写一条。
(2)[拟写串词]请你作为主持人为以下两个节目拟写一段串词。(50字以内)
序号 |
节目名称 |
演出班级 |
演出者 |
1 |
《红星照耀中国》(舞台剧) |
九(一)班 |
李晶等 |
2 |
《青春畅想曲》(大合唱) |
九(二)班 |
全班同学 |
(3)[撰写毕业感言]请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毕业感想。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为全面把握湖南省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教学基本情况,总结相关做法与经验,有关部门日前组织开展了有86万人参加的网络调查活动。根据调查,自2月3日省教育厅发布2020年春季延迟开学十条措施后,截至3月18日,全省开展“停课不停学”的中小学比例已达96%,开展居家学习的学生比例已达98.5%,基本实现了学校停课不停教和学生居家学习全覆盖。
材料二:
疫情暴发的特殊形势,带来了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的困难与挑战。据调查,各学校开展在线教学的准备明显不足。就我省而言,支持在线学习的网络环境和教学资源建设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突出短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问题也在疫情中充分暴露出来。这里面既有由中小学生年龄所决定的、在线教学很难达到面对面教学效果的客观因素,又有改变学生现有学习习惯的主观因素。从深层次看,当前出现的问题是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中的“阵痛”,只有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来解决。在线教育教学对家庭配合要求很高,这涉及到家庭学习环境和家长的认知、文化程度、时间精力等一系列问题。
如何进一步密切家校沟通协作,积极解决在线学习条件的实际问题和实际困难,是今后开展在线教育教学要面对的重点任务。
材料三:
全省中小学“停课不停学”的累计比例 |
|
时间 |
比例 |
2月4日~2月10日 |
|
2月11日~2月17日 |
|
2月18日~2月24日 |
|
教师对在线学习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看法 |
|
项目 |
比例 |
远未达到预期 |
|
略低于预期 |
|
达到预期 |
|
略超预期 |
|
远超预期 |
|
材料四:
家长反映学生居家学习存在的困难主要是孩子缺乏自控力,家庭网速等学习环境不佳,教师教学过程缺少互动,家长不能辅导等,同时,家长对在线学习的优点比较认同,例如,家长认为孩子可以学习更多优秀教师的教学课程,孩子没有掌握的知识可以反复看、反复学,学习资源更全面、更丰富。有三分之二的家长赞成学校在疫情之后的教学活动中增加在线学习的形式和内容。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期望高,多数家长要求学业“加码”,除个别家长关心孩子的视力外,没有反映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对在线学习的效果,45%的家长认为效果很好或较好,55%的家长认为效果一般或较差。
(1)请根据材料二,概括在线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2)下列对上面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省教育厅发布春季延迟开学十条措施后的短短三周之内,全省开展“停课不停学”的中小学比例就达到了96%。
B.居家学习暴露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问题,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应该说还任重道远。
C.家长们对中小学校开展“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学业上,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关心较少。
D.55%的家长认为在线学习的效果一般或较差,这与教师对在线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班级要开展“阅读与青春同行”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封面品鉴。下面是《骆驼祥子》不同版本的三个封面,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哪一个?请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用一两句话谈谈理由。
(2)事迹点评。“中国青年网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了丁安琪同学的读书事迹,请你前去阅读并发表一句话点评。
山东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的丁安琪同学因为热爱读书,读书量惊人,走红校园,被老师和同学们称为“图书馆女孩”。“我很享受一本厚厚的书越看越薄的那种过程”,丁安琪说。她平均每天读书8小时,目前正在研究著名作家巴金和萧红的作品。
通过不断阅读、不断学习,到大三下学期结束,丁安琪的学习成绩上升到了班级第二名。由于成绩优异,2018年,她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
(3)书房拟名。读书人一般都有自己的书房(书斋),还会为其命名。这些书房(书斋)名或表明志趣,或寄托情怀,或自警自勉。如陆游为自己的书房命名为“老学庵”,即表明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的雄心壮志。
请你也为自己的书房取一个名字,并解释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