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无刺蜂的奇异世界 王正君
无刺蜂隶属于膜翅目,蜜蜂科,无刺蜂属,起源于非洲,随着蜂群队伍的不断壮大,其分布越来越广泛,逐步扩展到热带与亚热带的各个地区。在中国,它们占据着海南与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地带。
上帝是公平的,他关上了“螯刺”这扇门,又打开了“强有力的嘴巴——下颚”这扇窗。失去螯刺的无刺蜂,自有一套独创的看家本领。它们的制敌策略通常有3种:释放蜂胶,粘住敌人,遂以叮咬,制服敌人;释放毒气、毒液,自卫防身;钻入毛发,粘住咬断。
无刺蜂的后足带有胶状小球,其内含有粘性极强的蜂胶,在遇到挑衅者(如胡蜂)时,它们利用蜂胶的粘性,将胡蜂的翅膀粘住,使其以自由落体之姿坠到地面,之后对其进行撕咬,彻底将其消灭。
有的无刺蜂则以“毒气与毒液”为杀手锏。在遭遇敌害时,它们如黄鼠狼一般释放一股极其难闻的气体,在熏跑敌人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时间;有的种类则喷出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所溅之处,无不被其“毁容”,极具杀伤力。
有的无刺蜂在人触碰其巢穴时,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入人的头发、眉毛中,甚至会进入人的眼睛、耳朵,旋即释放粘液,用下颚撕咬,令人产生不适感。
但相对蜜蜂家族中的其他成员,无刺蜂是一类比较温顺的小动物,它们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类或动物。无刺蜂秉承着“自卫防身”的原则施用着它们的独门武器,算是一群和平爱好者。
无刺蜂生来与众不同,它设计的“小屋”也别具一格,其复杂程度堪称“蜜蜂之最”。无刺蜂通常把 “家”安在中空的树干或树杈上,巢在树洞内呈长桶状,密封性良好,只留一个小孔与外界相通,孔的外侧通常连有一根“管子”,此“管状通道”由蜂蜡和泥土混合筑成,有的“管状通道”还被设计成“喇叭状”,向内一直通到蜂王繁殖的区域。整个蜂巢采用多种建筑材料:蜂蜡、蜂胶以及树脂等。这些建筑材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防水。因而蜂巢就像一个裹紧的粽子,既保温、防水,又御敌。
无刺蜂蜂蜜呈绿褐色,与普通蜂蜜相比,具有水分大、口感略酸、香味更浓郁、还原糖含量较低、淀粉酶值较低等特点。无刺蜂蜂蜜还以药用价值高而著称。它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白内障、皮肤病以及一些妇科疾病等方面,疗效显著。
(节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10月上)
通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行文思路。
请结合具体内容,列举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划线句子中“比较”“通常”两词能否去掉,请作简要说明。
仔细阅读全文,说说无刺蜂与其他蜜蜂之间的区别。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说明对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储蓄罐
邵雪娟
周末晚,正在写报告的伟伟突然接到爹的电话。
“小伟,明天回来不?!”
“爹,明天啥日子?”
“没啥。你忙,你忙。”
伟伟再想问,爹那边已经挂断了电话。他急忙回拨,但电话那头始终没人接听。伟伟不禁担心起来。
伟伟边写报告边嘀咕,爹那里不知怎么啦。一旁辅导女儿做功课的妻子说,你爹叫你回去就回去吧,你也好久没回去了。
写着报告,伟伟眼前总是浮现着父亲操劳的身影。他仿佛看见爹正佝腰驼背,把一袋袋麦子扛回家……
第二天一早,伟伟再也忍不住了,匆匆赶上去老家的班车。
到家后,伟伟没见爹。这时,他才想起,此时正值农忙时节,爹或许在田间。
伟伟来到田野,在茫茫麦田里寻找着爹的身影。此时,远处的爹正在割麦,头和肩的轮廓时隐时现。
伟伟来到爹的身边,要替爹爹割麦。爹伸出满是老茧且用胶布缠着的手,抚摸了下儿子的清晰白嫩的手,又迅速缩了回来,生怕碰疼儿子。爹咧嘴笑笑,说,你回来啦?!
伟伟略带疑惑地问,爹,叫我回来,有啥事吧?
父亲忙说,没事,没事。看你忙不?
看着汗流浃背的爹,伟伟很心疼,不明白他为何还要种那么多地。这回只能说,爹,我帮帮你。爹看着伟伟体面的发型、雪白的衬衫、笔挺的西裤、锃亮的皮鞋,一个劲地说,伟伟,你回去歇歇吧,难得回来,坐车也累了。我割了这些就好。
伟伟回家换上了爹的衣服,戴上草帽,穿上了帆布跑鞋,拿起镰刀,到麦田里与父亲一起收割麦子。伟伟从来没有割过麦子,动作很僵硬。
是夜,很少沾酒的爹,特意买了酒,要伟伟陪他一起喝酒。
伟伟知道爹高兴,也就喝开了。
爹喝着酒,就那么一句话,单位里忙吧?单位里忙吧?
伟伟说,忙时有点忙,我会抽空回来看你的。
那一刻,伟伟看到爹眼角流出了浑浊的泪水。自从娘走了,伟伟发现看着爹日见苍老,佝偻的背,霜白的鬓发,蹒跚笨拙的脚步,心里挺不是滋味。
喝多了酒,爹挺兴奋,捧出一只老旧的小猪储蓄罐,把玩着。伟伟很好奇地问,爹,这是我小时候,你给我买的,你还收藏得这么好。伟伟属猪。
爹摇摇储蓄罐,储蓄罐里硬币发出清脆的响声。
爹从口袋里摸出一枚硬币,用圆珠笔在小猪储蓄罐的肚子歪歪扭扭地写上了当天日期,然后把硬币塞进储蓄罐。
储蓄罐内一声清脆的震惊了伟伟。伟伟不解问,爹,你在这是干啥?
爹戴着老花镜很兴奋地指储蓄罐肚子日期,乐滋滋地说,你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第一个月,领了工资后回来看我,给了我500元,我存了一元。你谈了女朋友后带着她来见我,我存了一元。孙女小小满月后,你们一家三口回来见我,我存了一元。……
爹得意地说,那天,我们小小长大了要出嫁了,我就把我存的钱给我们小小当嫁妆。告诉她,你爸爸小时候,就是这样一分钱一分钱积着,买书买铅笔读书的。
爹说着,伟伟的眼眶湿了,心头涌起阵阵愧疚。连声说,爹,我会常常回家来看你的,我们会让储蓄罐早点积满,再买更多的储蓄罐。
爹又咪了一口酒,竟然醉了。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5年第5期,有删改)
阅读全文,请从“伟伟”的角度概括情节和心理。(用四字词语填空)
,焦急担心,心疼不已陪爹喝酒,不是滋味知罐中秘,
文中父亲的语言具有“反复性”的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境,选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语言:你忙,你忙。
分析:写出了父亲盼望儿子回来但又不想耽误儿子工作的矛盾心理。
B.语言:没事,没事。
分析:为儿子突然回来感到意外,但又为儿子未同自己商量而埋怨。
C.语言:单位里忙吧?单位里忙吧?
分析:关心儿子,为儿子回来而高兴,但又害怕耽误了儿子的工作。
D.语言:……我存了一元……我存了一元……我存了一元。

分析:为自己的儿子、儿媳以及孙女能回来看自己而感到快乐、自豪。
作者在塑造父亲形象时善用对比的手法,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爹又咪了一口酒,竟然醉了”的?

请你从“储蓄罐”的角度设计一个问题,并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问题:
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微信
【聚焦时事】
2015年央视春晚与微信合作,主持人在节目中提醒观众只需用微信“摇一摇”,就能抢到红包。除夕之夜,人们围坐电视机旁,屏住呼吸,盯着手机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红包。春晚结束时,微信“抢红包”的次数超过了100亿次。
将微信融入羊年春晚,不仅令节目的互动形式大大丰富,还触发了新的商机。
那什么是微信呢?
【解读微信】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前几年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在微信中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
微信中的好友除了来源于QQ好友和手机通讯录外,还有其它独特的交友方式。
一、查看附近的人。微信将会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找到附近同样开启这项功能的人,使用户轻松找到身边正在使用微信的人。
二、摇一摇。只要是在同一时间摇动手机的微信用户,无论你在地球哪一个角落,可以通过这个功能认识彼此。
三、漂流瓶。可以将自己想说的话装进瓶子,扔进大海,等待有缘人拾取。
除了这几个易于操作的交友方式外,微信还拥有很多辅助功能,如QQ离线助手,微
博私信助手,微信“摇一摇”抢红包等等,其功能都十分强大。对于喜欢微信的朋友来说,微信绝对是一款神器。
【调查统计】下面是关于南京大学生“微信”情况的调查数据。
表一:使用率表二:对人际关系紧密程度的影响表三:好友来源

阅读上面几则材料,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将微信融入羊年春晚,不仅大大丰富了节目的互动形式,还触发了新的商机。
B.微信具有独特的交友方式,但南京的大学生通过独特方式交友的只占极少数。
C.南京大学生使用微信的人很多,但微信对他们人际关系紧密程度的影响极小。
D.“调查统计”中运用画图表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内容更加直观清楚。

阅读【解读微信】,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无论你在地球哪一个角落,可以通过这个功能认识彼此。

(2)为什么说“微信绝对是一款神器”?

为什么先写“聚焦时事”,再写“解读微信”,最后介绍“调查统计”?

请结合除夕的习俗,谈谈你对【聚焦时事】中“除夕之夜,人们围坐电视机旁,屏住呼吸,盯着手机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红包”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 "海星被摸死!模型巨蜥的脚趾也被摸断了!"最近一则微信广泛传播,从一个侧面表明,开馆不足一个月的上海自然博物馆,陷入了喜忧参半的处境。博物馆受公众热捧令人欣喜,但观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不文明行为,又引人忧虑。

② 事实上,"海星被摸死"只是网上持续热议的文明话题的一个新注脚。从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到成都武侯祠《前出师表》石刻,"路培国"们的"到此一游"刻字,至今没有绝迹;向空服人员泼面、攀爬红军雕塑照相,种种劣行仍然在各种场合上演。

③ 许多不文明现象,可说是腰包"鼓起来"、生活"阔起来"后遭遇的社会发展新课题。搭乘着城镇化、现代化的时代快车,许多人逐步远离了物质匮乏的窘迫,又浑然不觉地陷入了另一种窘境。"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充满诗意的语言,道出了一些人"脑袋"轻于"口袋"、灵魂跟不上身体的尴尬状态。如果从社会层面来思考,公民文明素养如何与现代化同步,精神文明如何与物质文明比翼齐飞,已经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

④ 恩格斯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关键词汇,"文明"折射国家发展的境界、社会进步的状态,是凝聚当代中国价值公约数的重要平台。应当看到,文明不仅仅需要被唤醒,更应在制度设计层面体现软硬结合、标本兼治。日前,继《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近一个月后,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惩恶扬善、久久为功,以不断加大的外力强化约束,让放纵自我、妨碍他人、侵害公序良俗的行为付出代价,方能促使文明变成公民的行为自觉与生活方式。

⑤ 从不文明到文明,从文明的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进,自然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也不应一味批评公民素质参差不齐,更当以每一次问题暴露为契机,优化管理方式、加强机制构建,真正从治理现代化的高度推进文明建设,依靠"制度文明"稳步提升"公民文明",不断推高全社会的文明水位。

⑥文明不是空洞浮泛的口号,仰赖一点一滴的践行去成全。因此,与其做一个对不文明现象义愤填膺的"键盘侠",莫如迈出坚实步伐,用双手书写文明的笔画。你的文明,或许就存在于。如果说,遵守公共空间的秩序与规则是底线要求,那么,主动为别人着想、做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则是更高境界。

⑦ 一位西班牙作家说过,"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文明是世间最动人的语言,一个视文明为阳光的国家、一个视德行如生命的民族,让文明素养追赶上现代化的脚步,必将更富有魅力,也必能赢得真诚的尊重。(选自《 人民日报 》 有删改)

1.

请概述文章的中心论点

2.

试在第(6)段横线处补充两个践行文明的事例。

3.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全文的论证过程。

佛山武术威名震四方
⑴佛山武术首先从蔡李佛拳兴起,道光十六年(1836年),当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兴起之时,蔡李佛宗师陈享就配合林则徐,组织广州、佛山等地的壮勇,抵抗外侮。在太平天国革命中,蔡李佛门人又成为中坚。太平天国创始人之一的南王冯云山,就是陈享门徒龙子才的弟子。佛山鸿胜馆的创始人张炎(鸿胜),也是太平天国革命的重要参与者。鸿胜馆的开设,就是为了呼应革命。
⑵佛山虽然不是南派武术的发源地,却有着非常适合武术生长的沃土,蔡李佛拳、咏春拳和洪拳的兴起都与佛山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南派武术是在佛山发展壮大的,也是从佛山走向世界的。包括早在咸丰元年(1851年),张炎在佛山创建的鸿胜馆,让蔡李佛拳从此在佛山扎根;今天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咏春拳,都以佛山梁赞冠名;洪拳曾居五大名拳之首,至清末趋于式微,也是靠黄飞鸿,林世荣师徒才得以振兴,广为流传。他们都是南派武术的杰出代表也。
⑶武术在海外称为“KungFu”——功夫,这本是佛山对武术的俗称。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佛山功夫已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无论蔡李佛拳,还是咏春拳,抑或洪拳都蜚声海外,流传世界各地。早在咸丰初年,张炎就到香港设馆授徒,其弟子代代相传成为香港一大拳派。自1939年,美国三藩市创立鸿胜馆起,世界各地十几个国家均开设了鸿胜馆,传人的踪迹遍布世界各地。咏春拳则因叶问、李小龙师徒而名声鹊起,随着武打动作片的风行而家喻户晓,中国武术也因此走向世界。
⑷今天,武术已经成为佛山的一个品牌,一种文化产业。
超级链接:在全国知名的武术之乡中,沧州,菏泽等地的模式都是乡村孕育各种模式,北方武术是在村民农闲时有时间,精力,琢磨武技,自娱自乐,自我研发而诞生的,而佛山武术是城市弘扬模式,当时佛山大量的手工业工人或后期的机器工人都喜好习武,他们的职业环境带动了佛山专业舞狮的兴起,从而也使得佛山武术广为流传。
(选编自《佛山读本》《品读佛山》)
阅读(1)-(3)段,佛山武术独特的地位和贡献有哪些?请分点概述。
阅读超级链接,这段话除了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倾听草木的呼吸

曹洁

⑴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⑵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⑶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我看见神的目光,隐在树林、云端、风里,默然注视,寂静观照。草木是他的孩子,他赋予它们父亲一样的深爱。

⑷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不言其他,单名字就已是绝代天香了。这梅的名字真是好。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⑸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⑹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坐在青柳里,眼前是绿的,水里是绿的,朱自清先生的眼睛也成了绿色。在自清的光阴里自清,休息凡尘倦意,那倦怠轻飘飘地,被绿色淹没。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⑺这让我想到林清玄的《花燃柳卧》:"如果说荷花是一首惊艳的诗,柳树就好像诗里最悠长的一个短句,给秋天做了很好的结论。"先生借花柳言说事理,一"燃"一"卧",摹其各异风姿,突出彼此的默然衬托。无意褒扬谁,也无意贬斥谁,只说:大家只愿当鲜花,无人当陪衬的绿柳,但季节过去,怒放过的花被野风一吹就无形迹了,只余下旁边不起眼的柳树风貌展;再美的荷花,没有绿柳陪衬,恐怕也黯然失色了。

⑻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⑼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

⑽这个春天,繁华落尽的背景上,我又看到了生命的沧桑。这沧桑活着,活在树上,也活在树外,活在每一朵落蕊的香。它接纳生命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而不失真纯,它铺展风雨人生中的每一个场景而不暗光泽,它储藏人性本初的每一种善恶而不冷阳光。

⑾还有荷塘和竹林。等着再暖一些,等着夏天来了,荷花会开,竹子也会青。鸟儿也不甘寂寞,它们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鸣叫,叫出三月的小欢喜。我懊恼楼太高,树太低,站在窗前,伸长了耳朵,用眼睛聆听。每每被鸟鸣诱惑,离开书桌,雀跃下楼,小院生长在土地上的欢腾立刻包裹了我。夕阳从城市的高楼缝儿洒进来,院子沐浴在柔和宁静的光里,这光紧紧地包裹着院子的安宁与吉祥,外物难侵。

⑿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和鸟鸣,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

⒀但日子太快,悄然远去,不再回来。当我欣喜于花树的尽情绽放时,花儿已在凋谢的过程里。在微观的世界里,事物有自身的可逆性,但宏观世界里,任何事物都没有可逆性。这是科学与现实的悖逆。所以,在这个质量与能量守恒的社会里,人类惟一可以选择的能力,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道德主体,要为自己选择的行为负责。但凡人间百味,棱角相触,枝节相依,倘得彼此滋润,则柔软圆融,自成天地。我们一定得反观自我,思考一条洁净出路:究竟该怎样经验好自己的生存圈子,并与别的圈子共存荣,彼此滋生、促进、助长,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一个相对独立于外部的世界,一个灵魂的牧场,沉下心来,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心,让生命安立,让世界安生。

⒁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地,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

⒂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选自《2014中国散文年选》花城出版社2015版有删改)

1.

从文中分别摘录出体现"玉兰"和"树"高贵品质的词语。

2.

请从写作技巧的角度赏析第⑹段。

3.

文章第⑵段写到"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通读全文,分析全文的主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