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钾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化肥,能够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硝酸钾属于化肥中的 。硝酸钾与任何酸、碱、盐都不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原因是 。
(1)为了探究硝酸钾固体在水中溶解质量多少的影响因素,某研究小组开展了以下的探究活动,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出结论。
实验一: KNO3在20℃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
水的质量(g) |
10 |
50 |
100 |
KNO3的质量(g) |
3.2 |
15.8 |
31.6 |
结论:当 相同时,水的质量越多,溶解KNO3的质量越多。
实验二:KNO3在20g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
温度(℃) |
20 |
40 |
60 |
KNO3的质量(g) |
6.3 |
12.8 |
22.0 |
结论:当水的质量相同时, 。
讨论:如果是气体物质,除上述因素外,影响其在水中溶解质量多少的因素还有 (写一种)。
(2)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硝酸钾饱和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冰块 B. 浓硫酸 C. 硝酸铵 D.氢氧化钠 E. 氧化钙
(3)请填充表中空白并根据下列实验和上述有关信息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约为1g/cm3)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和溶解程度 |
实验结果 |
取100mL水,加入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C |
全部溶解 |
得溶液① |
再加w 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C |
恰好饱和 |
得溶液② |
再加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C |
不溶解 |
得溶液③ |
加热 |
全部溶解 |
得溶液④ |
冷却至20°C |
析出晶体a |
得溶液⑤ |
蒸发掉10g水,恢复至20°C |
析出晶体b |
得溶液⑥ |
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____;上述操作中w、晶体a、晶体b的质量都可以推理出来,其中析出晶体b的质量为___________。
(4)将10ml98%浓硫酸(密度为1.82 g/ ml)中加水稀释至100ml,取10ml该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制取氢气,请按要求完成系列问题的解答(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①10ml98%的浓硫酸中含 g H2SO4。(不需要写出计算过程)
②列式计算消耗金属锌的质量。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剂作用下制取氧气。现用含34 g溶质的H2O2溶液与适量MnO2混合,可制得多少克氧气?
已知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NaHCO3+NaOH Na2CO3+H2O
现将4.2gNaHCO3固体与足量NaOH固体混合,加热使其充分反应。请问反应后能生成多少克Na2CO3固体?
(8分)小强同学从旅游云南大理矿区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
(1)玲玲同学拿了一块在家做实验(如图所示),杯底放一支小蜡烛和样品粉末,沿杯壁缓缓倒入一定量的醋(含有3%~5%的醋酸)。
他能观察到的现象有:①②
(2)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8 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
加入稀盐酸质量(g) |
剩余固体质量(g) |
第1次 |
10 |
5.5 |
第2次 |
10 |
m |
第3次 |
10 |
1.2 |
第4次 |
10 |
1.2 |
①8 g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克;
②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③上表中m的数值应为;
④老师的问题:要得到3.3 kg的CO2,需要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 3分
锌与盐酸(HCl)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实验室里用6.5克锌与足量盐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和氯化锌的质量各是多少?
现有20g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0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5.6克。计算:
(1)生成的二氧化碳_________g。
(2)求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