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古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两种形式展开: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它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构建了不同文明的乐章。
请回答:
(1)在古代各国之间常有战争发生,请答出两次不同文明之间的重要战争。
(2)有人认为这些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举一例说明。
(3)和平往来在人类历史上文明交往的主旋律。请以古代阿拉伯人为例,简要谈谈他们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的重要作用。
读图填空题
读《三国鼎立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00年,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战例是 ;208年,以少胜多,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例是 。
(2)完成下列表格:
建立时间 |
建立者 |
国号 |
都城 |
曹丕 |
魏 |
洛阳 |
|
221年 |
蜀(汉) |
||
222年 |
孙权 |
建业 |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实力增强,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但变法遭受到了贵族的强烈反对,最终商鞅失去靠山后,被贵族车裂而死。回答下列问题。
(1)商鞅变法使国家强大了,那为什么还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哪个措施贵族最反对?
(2)秦孝公死后,商鞅最终被处死,可商鞅制定的新法并未废止,而是继续在秦国推行.这是为什么呢?
(3)你认为商鞅为变法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值得吗?为什么?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什么学派创始人?
(2)他的思想主张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有哪些?
(3)当今社会倡导构建和谐社会,请用孔子的思想来解释,作为一个初中生日常该怎么做到“和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材料三 “周公教导成王说:‘你地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纳贡。
材料四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致,举烽火,诸侯悉致。”
材料五 商鞅变法中,商鞅吸取西周后期诸侯的崛起,周王对诸侯失去控制,于是改革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在全国推行了县制,县长官由秦王直接任免。
(1)材料一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有哪些?周王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2)材料二三四说明当时的受封诸侯对周王主要尽哪些义务?
(3)结合材料五,阐述推行县制的目的?商鞅还实行了哪些措施
读下面的表与图,按照问题提示回答
时间 |
远古人类 |
约170万年 |
1 |
2 |
北京人 |
3 |
山顶洞人 |
约7000年 |
4 |
5 |
半坡人 |
6 |
7 |
表一
图一图二
(1)在答题卡上按指定序号填写表一的内容
(2)图一名称是 出土于 遗址
图二的名称是 出土于 遗址。
(3)由图得知,原始农耕时代陶器主要有两种即 和
(4)仔细观察陶器上的图案,想一想,这些图案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