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珍爱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构建和谐世界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和目标。
材料一:20世纪上半期,战争、革命、危机交织在一起。世界大战的惨烈、核武器的威胁和接连不断的局部冲突,人们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
(1)20世纪上半期的“革命”和“危机”分别指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1999年,以美国为首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对南联盟发动了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2)科索沃战争爆发后为什么遭到国际社会的批评?它对世界格局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三:2010年11月23日韩国一侧的延坪岛海域遭受朝鲜炮弹袭击,韩国军方进行了回击。朝鲜半岛局势再次引起世界人民的关注……2011年伊始,中东一些阿拉伯国家政坛出现动荡,冷战结束以来中国最大一次撤侨达到3.3万人的规模,从中国动用的国际力量来看,利比亚周边的国家对中国公民的撤离给予相应的帮助。
(3)你认为当今构建“和谐世界”的障碍有哪些?我国对于朝核问题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顺利撤侨的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把握怎样的原则?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俄国十月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南海,也称南中国海,是世界第三大海,所属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4个群岛,通称为南海诸岛。……冷战结束后,周边国家不顾南海自古就是中国领海的历史事实,抢占岛礁、开采油气。美国、日本、印度等国乘机挑拨离间,使这一地区矛盾冲突加剧。
材料二:尼克松总统向迎候在机场的周恩来总理首先伸出手去,两位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多年没有交往啊! "
材料三:2012年2月13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应邀访美。 15日,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上发表演讲强调,亚太地区是中美利益交汇集中的地区,理应成为中美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中方欢迎美方为促进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希望美方切实尊重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国家的利益和关切。探究下面问题:
(1)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海,明清时期,南海诸岛归属于我国哪一政府机构管辖?( 1分)
(2)材料二中"两位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是在哪一年?( 1分)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在上海签署了什么文件?( 1分)

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谁? 622年,他带领少数信徒在哪里建立起什么国家?663年他病逝后,阿拉伯半岛已经出现了什么政治局面?

台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后是哪一年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
台湾回归后的第二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置起了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莫斯科大剧院。 1922年12月30日,就在这里,伴随着山呼海啸般的掌声,2215个声音呼喊出同一个名字--"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一天宣告诞生。
材料二: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大国崛起·俄罗斯》请回答:
(1)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有多少个加盟共和国?
(2)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重点是什么?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国家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这部宪法宣布苏联是什么国家?

阅读下面材料: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代战争史上党领导人民军队谱写的英雄史诗。请回答:
(1)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什么?
(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