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我国的水资源“既患寡又患不均”,在北方严重缺水的同时,南方却有大量富裕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为此,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了“南水北调”的战略设想。从那时起,有关部门组织各方面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目前东、中、西三线调水的规划方案(如下图)。读图并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东线从江苏扬州的江都提水,经京杭运河到天津;中线从 水库提水,流往 水库。再引水至 地区;西线从 江、 江、 河将水引入黄河,解决 地区的缺水问题。
(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
A.解决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问题 |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
D.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
下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箭头①→④的含义分别是② 、③ 、④ 。箭头①的运输方式主要是 和高压输电。
(2)简述箭头④产生的原因。
(3)箭头②调配的资源主要来自于 盆地。请简述②工程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读下面工业区图和该工业区工业发展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的含义:A ,B ,C ,D 。
(2)20世纪60年代后,该工业区逐渐走向衰败,遇到了 和 两大问题。
(3)就世界背景来看,该工业区走向衰败的原因有哪些? 。
(4)面对困境,该工业区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请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阅读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某地
材料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黄土高原多年的研究成果: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
植被覆盖率(%) |
径流减少率(%) |
侵蚀减少率(%) |
20 |
15 |
55—30—20 |
40 |
30 |
80—50—40 |
60 |
60—50—30 |
95—89—80 |
80 |
75—60—50 |
98—89—80 |
≥90 |
70 |
100—95—90 |
(1)在地质作用中,图中呈现的沟谷相间的景象,是 作用造成的。
(2)据材料二可知: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的关系是 。
(3)根据材料判断,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问题是 。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请根据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简述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
(4)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概况起来说,其危害主要表现为 和、 两个方面。
(5)针对题中黄土高原生态问题的治理,可以采取 措施、 、 措施等工程措施。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9年12月14日出席了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通气仪式。“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该天然气管道将与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二期相连,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中国天然气“主动脉”。
材料二 “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走向示意图。
材料三 广东是能源消耗大省,人均能源储备不到全国水平的二十分之一。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 )
A.波斯湾沿岸 | B.黑海沿岸 |
C.额尔齐斯河沿岸 | D.里海沿岸 |
(2)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重合地段的地形区为________,它们共同穿过该地区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
(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与用煤相比,每年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这反映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具有哪些意义?
(4)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
(5)为解决材料三所反映出的问题,广东省目前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读美国东北工业区和鲁尔区图,回答下列各题。美国东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不同的区位因素是:
A.丰富的铁矿 | B.丰富的煤矿 |
C.充足的的水源 | D.便利的水陆交通 |
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
B.对企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
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
D.增加煤炭、钢铁工业部门的数量 |
下列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 |
B.高收入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 |
C.发达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一般较高 |
D.第三产业比重越高区域发展水平越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