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问题。如果用图例A代表第一产业的比重,那么 ( )
①图甲表示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
②图例B代表第三产业的比重
③图甲、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
④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次降低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我国东部地带与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的异同是 ( )
A.东部地带第二、三产业比重大,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 |
B.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 |
C.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中部地带第二产业比重大,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 |
D.东、中、西三个地带目前都以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
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了“黄河金三角区”。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回答下列各题。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①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②黄河的便利水运③劳动力丰富廉价④科技、教育水平较高
A.①② | B.①② |
C.①③ | D.③④ |
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A.大面积草场被占用,草场面积缩小 |
B.就业机会减少 |
C.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加重 |
D.对当地原有工业造成冲击,影响经济发展 |
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回答下列各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A.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
B.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
C.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 |
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 |
针对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的现状,我国政府应()
①吸引外来移民适入 ②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劳务输出 ③推迟退休年龄 ④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读2012年10月24日我国秋收农用天气预报图,回答下列各题。图示时间,我国大部分区域收获已完成,而甲地作物却未成熟,其可能的原因是()
A.甲地阴雨天多,年积温低 |
B.甲地纬度较低,10月仍为生长期 |
C.甲地的作物生长季长 |
D.其他区域作物播种早 |
影响图中各地作物收获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 B.水分 |
C.地形 | D.天气 |
读我国某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地区盛产的农产品可能有()
A.茶叶、稻米 | B.香蕉、油棕 |
C.花生、甜菜 | D.小麦、苹果 |
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
A.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
B.大力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
C.积极发展沼气,减少森林的砍伐 |
D.在甲处修大坝建水库,开发小水电 |
雪期是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读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雪期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图示范围内雪期天数的最大差值约是()
A.120天 | B.135天 |
C.149天 | D.155天 |
该区域中部地区雪期等值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气温高 | B.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
C.受暖流影响 | D.降水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