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图内四个省中,临海的有 ,临 海,邻国分别是 、 、 、 。纬度最高的是 。
(2)四个省中,地理位置最偏东的是 。最偏西的是 。
(3)关于图中四个省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同四个国家接壤 |
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政府驻地在武汉市 |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为邻 |
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材料一: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丁地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当地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下表为丁地的气候资料:
地点 |
海拔高度(米) |
1月均温(℃) |
7月均温(℃) |
1月降水量(mm) |
7月降水量(mm) |
年降水量(mm) |
年日照时数(小时) |
丁 |
1111 |
—8.4 |
23.3 |
1.2 |
42.2 |
193.7 |
2975.7 |
(1)图中b河段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河段主要属于_____________(填干湿区名称),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乙、丙两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
(3)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解决的具体措施为 。。
(4)请分析丁地发展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5)如果大量利用流经丁地的河水大力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和河流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后回答问题。
(1)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2)分析“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共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3)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升级面临的困境,分析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和美国部分轮廓叠加图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二,对比分析天津与华盛顿在降水上的主要差异。
(2)天津所在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而华盛顿所在的美国东北部乳畜业发达,试从社会经济方面分别分析此两类农业区形成的有利条件。
下面是“升伟智宪”地理工作室的几位老师到曾家村小流域考察搜集到的研究案例,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课题研究。
材料一:曾家村小流域境内总人口887人,面积11.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9.2平方公里,林地覆盖面积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5公顷,其中基本农田76公顷,坡耕地129公顷,人均产粮448公斤,人均纯收入860元/年。
土壤侵蚀强度 |
1955年 |
5200吨/年·平方公里 |
2010年 |
8500吨/年·平方公里 |
|
人均耕地 |
1970年 |
3.8亩 |
2010年 |
2.3亩 |
|
耕作方式变化 |
1955~1980 |
歇地→小麦→豆科类→马铃薯或杂粮→歇地 |
1981~2010 |
小麦→小麦→小麦→马铃薯→马铃薯 |
材料二:曾家村小流域简图
(1)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________,土壤侵蚀速度最快的地段是_______________。
(2)简述曾家村小流域人地关系存在的问题。
(3)根据上述信息,请你为曾家村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13年11月13日20时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______效应。
(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
(3)城市上空多云和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地能否建水泥厂?为什么?
(5)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绿化带的意义。
(6)如果某天该市从烟囱吹出的烟都向下飘,则可能是出现了__________现象,此时图示环流会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