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光电效应的实验时,某金属被光照射发生了光电效应,实验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15-1-2所示,由实验图不可求出( )
图15-1-2
A.该金属的极限频率和极限波长 |
B.普朗克常量 |
C.该金属的逸出功 |
D.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 |
地球的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一颗离地面高度为R的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加速度的大小为![]() |
B.卫星运转的角速度为![]() |
C.卫星运转的线速度为![]() |
D.卫星运转的周期为![]() |
在坐标原点的波源S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400m/s。已知t=0时,波刚好传播到x=40m处,如图所示。在x=400m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源S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负方向 |
B.x=40m处的质点在t=0.025s时位移最大 |
C.接收器在t=1s时才能接收到此波 |
D.波源S沿x轴负方向运动,则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变大 |
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B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点靠近(C点与A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A.先变小后变大 |
B.先变小后不变 |
C.先变大后不变 |
D.先变大后变小 |
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a从空气中以入射角射向半球形玻璃砖球心O,在界面MN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分为b、c、d三束光,b为反射光,c、d为折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光的光子能量大于c光的光子能量 |
B.d光的在玻璃中的波长大于c光在玻璃中的波长 |
C.入射角![]() |
D.若c光是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d光可能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
如图所示,绝热隔板K把绝热气缸分隔成两部分,K与气缸的接触是光滑的,隔板K用销钉固定,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b,a的体积大于b的体积。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的变化可忽略。现拔去销钉(不漏气),当a、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时( )
A.a的体积小于b的体积 |
B.a的体积等于b的体积 |
C.在相同时间内两边与隔板碰撞的分子数相同 |
D.a的温度比b的温度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