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的题目。
【双调】水仙子
无名氏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诗中的“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曲概要分析。
赏析结尾句“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的妙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踏莎行①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②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①绍圣三年,词人被贬徙郴州。本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春三月,作者当时寓居郴州旅舍。②幸自:本自,本来是。
这首词上片写景,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恨无重数”是作者心中之语。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恨”有哪几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目。
帐夜吴兆骞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圆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只诗人所居之地。)
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
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请结合第三四两句,分析诗的前两句中“忽”“渐”二字运用的妙处。
从“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到“劳梦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眼儿媚
【宋】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数竿修竹,数叶芭蕉。
注:①萱草”又名“谖草”,古人以为此草可以忘忧。②杜甫《佳人》诗中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句。
本词上片诗人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简要分析。
结处三句 ,“萱草”“修竹”“芭蕉”,一句一景,而含不尽之意,试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分)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
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
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释】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从形式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诗。
“数峰清瘦出云来”中“清瘦”一词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