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
B.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
C.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不是原核生物 |
D.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 |
下列有关抗原和抗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
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
C.糖类和脂肪的水解产物不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而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
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
一个生态系统内有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量如下表所示:
生物种类 |
田 |
乙 |
丙 |
丁 |
有机物总量/g |
550 |
100 |
300 |
18 |
在一定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减少,则引起
A.甲和丁的种群数量减少,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减少 |
C.甲和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减少 |
D.甲的种群数量增加,丙和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
脊髓从胸段折断的病人,出现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是
A.大小便活动不受脊髓控制![]() |
B.大脑不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 |
C.脊髓灰质失去反射功能![]() |
D.排尿、排便的信息不能传导到脊髓、![]() |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 | B.染色体数目变异![]() |
C.基因重组 | D.基因突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