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边疆 卡尔·萨根
地的广大,你能明透吗?光明的居所从何而至?黑暗的本位在于何处?
——《圣经·约伯记》
我索取荣誉的对象不应该是太空,而应该是我的灵魂。假如我拥有一切,我就无所用心。好大喜功则为宇宙汪洋所吞没,开动脑筋则领悟世界。
——(法国)布菜·斯帕斯卡《感想录》
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立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 ——(英国)T.H.赫胥黎
①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永远是这样。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颤栗。我们知道我们在探索最深奥的秘密。
②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们的小小行星只不过是无限永恒的时空中的一个有限世界。从宏观来看,大多数人类所关心的问题都可以说是 的,甚至是 的。但是,我们人类 、勇敢好学、前途无量。几千年来,我们对宇宙及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作出了最惊人的和 的发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回想起来是很令人兴奋的。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习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③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到处碰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宇宙神秘非凡,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
④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我们用光速来量度距离。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一光年。光年不是度量时间的单位,而是度量距离的极大单位。
⑤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那是一个奇特而荒芜的地方。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⑥从一个星系的优越地位上,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模糊纤细的光须象海水的泡沫一样遍布在空间的浪涛上,这些光须就是星系。其中有些是孤独的徘徊者,大部分则群集在一起,挤作一团,在大宇宙的黑夜里不停地飘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我们所见到的极其宏伟壮观的宇宙。我们隶属于这些星云,我们所见到的星云离地球80亿光年,处在已知宇宙的中心。
⑦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上千亿个恒星)组成的,每个恒星对人类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太阳。在星系里有恒星、行星,也可能有生物、智能生命和宇宙间的文明。但是从远处着眼,星系更多地让人想起一堆动人的发现物——贝壳,或许是珊瑚——大自然在宇宙的汪洋里创造的永恒的产物。
⑧人类有幸来到地球这个行星上。这里有充满氮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这无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星球。从整个宇宙来看,它不但景色迷人,天下稀有,而且到目前为止,在我们的行程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当中,只有这个行星上的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必定有许多这样的星球散布在整个宇宙空间里,但是,我们对它们的探索从这里开始。我们有人类百万年来用巨大的代价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我们人才济济,勤学好问;我们的时代以知识为荣。我们是很幸运的。文章开篇引用三段名言有何表达作用?
请在文章第②段画线处填写相应的词语。(请将序号依次填写在下面横线处) 、 、 、 ①微不足道 ②出乎意料 ③朝气蓬勃 ④无关紧要
准确严密性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请从这一角度,在下面的句子中找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词语加以说明。(3分)
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子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并简要说说其表达作用。
读完本文,相信你定会有很多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宇宙无涯,人们很幸运……”为开头,写一段话,50字左右。(3分)
消失
①去年的一个春日下午,我约朋友们到家里喝茶。我们坐在阳台上,就着茶,透过落地玻璃窗,赏着不远处的一片农田,田里的油菜花肆意汪洋,在春日的阳光下无羁奔腾。大片的油菜花,仿佛带上了王冠,穿行在春天的检阅台,视察眼前的仪仗队,浓艳中有一股王者之气,凛然、亲和又不可侵犯。
②有个朋友说,用不了多久,这油菜花,这块地终将消失。
③一年后,还是在一个春天的下午,我约了朋友到家喝茶。还是在同样的阳台,透过窗子,我们再也看不到去年那样汪洋的油菜花了。去年的那片土地四周已经被围墙围起来了。麦田中央插着十几架打桩机。几辆挖掘机蛮牛一样,霸气十足,冒着黑烟挖掘着泥土。不远处已经有数十幢高楼拔地而起,主体已经结束。被围墙围起来的农田里还没有打桩的地方,有油菜花孤零零地开着,分布在打桩机的周围。
④朋友说,油菜地果然消失了。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土地却不再是往日的土地。不多的油菜花没有了往日的王者之气,很容易让敏感的我想到一个词:残喘。这个词,总是用来形容那些弱势群体,但我用这个词来形容一片土地,形容一片土地上无辜的花,实在有点残忍。我很清楚,用不了一个月时间,油菜花还没有完全结出饱满的菜籽就会夭折。取而代之的将是钢筋、水泥、电线杆、机器、噪音、商铺。想到这里,我有点伤感,有点沉重。
⑤春天去了还会再来,而被机器的铁蹄践踏过的土地还能萌生诗意和美感吗?时代仿佛就是一个飞速运转的轮子,我们追求快节奏,快感,快乐,这轮子呼啸而过,挟裹着我们骨子里所向往的自由、美好、宁静,我们已经慢不下来了!诗意被剥落,美感被戕害,宁静被驱逐,工业的快速兴旺如同得势的帝王,统领现代人的步履冲锋陷阵,一些东西正在消失。商业的遍地繁荣,如同流水线上那刻板的程序和标签,将一些朴素的事物和本真的品质打包、归类、作价。
⑥土地被侵犯,美被物化,自然的教母再也不可能捧出足金的花朵。生命里一些良好的秩序被机器遗弃,血液里良好的基因被工业的能量、商业的气息、物质的利手摒弃。一转身,那块土地不见了;一转眼,那束菜花不见了;一转弯,那份心境不见了。我不知道这是时代的悲哀还是内心的悲凉。
⑦作为这个时代机器上的一枚不起眼的螺丝,我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心,慢一点再慢一点,让自己的脚步慢一点再慢一点。我只想用自己蚂蚁一样柔弱的双唇,亲吻一朵花天真的容颜;我只想用蜗牛一样的步履背着自己精神的粮仓,悄悄将春天里正在消失的美折叠成诗行,决然藏进背上的躯壳,深入泥土腹部,用一生的时间来温习春天,温习生命里最柔软的时光。第①段写出了油菜花的哪些特点?
第④段中“很容易让敏感的我想到一个词:残喘”,为什么作者会想到“残喘”呢?
阅读完全文,说说“消失”的只是油菜花吗?
如果把第⑦段划线句改换成下面一句话,好不好?为什么?(4分)
我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心慢一点,让自己的脚步慢一点。相关链接:2011年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在“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面对工业文明鼎盛、地球资源过度消耗的现实,人类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正视地球家园不能承受之重,守护人类自己的地球家园。
阅读上述材料,请联系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到海底安居
①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表面的拥挤,人类向海洋空间和海底发展是必然趋势。一般而言,海洋开发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资源、能源开发(包括海底石油、天然气、海底矿物、海浪发电、水产养殖等)、海洋空间利用(包括建海上机场、海上城市、海洋公园等)、海底利用(包括建海底电缆、海底基地等)。
②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随着对海底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将自由地出入海洋,甚至到海洋旅游、疗养和海底考古。到那里,海底、海面和陆地将有机地连通在一起,人们可以方便地自由往来。
③然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人类能不能在海底居住,并且像在陆地上那样建起一座座海底城市。其实,在这方面,人类已经有过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④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名叫库司桃的法国人,组织了一项名为“大陆架”的海底生活实验活动。他们把一个直径 5米的圆球形水下“房屋”,送到距离海平面100米深的海底,6名实验人员在水下房屋内进行了21天的观察工作。这项实验当时惊动了世界,它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一是人类首次在海底生活了21天,二是征服了100米深的海底。
⑤继法国人之后,美国夏威夷海洋学院进行了水下实验室的实验。他们设计和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房屋——两个长21米、直径2.7米的浮筒,重达700多吨。其中一个为实验舱,另一个是生活舱。这项实验由5名潜水员参加,在距离海平面159米的深处进行。5名潜水员在海底生活了5天,然后跟水下实验室一起返回海面。这项实验的成功,表明人类能够在100米以下的海底生活,也说明人类有能力占领整个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并向深层海底进军。
⑥供人居住的水下房屋,除了要坚固耐用以外,还要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比如,人生活在水里,呼吸供给是个大问题。在水下房屋里,一般的压缩空气是不能供人呼吸的,必须采用经过配制的氮氧混合气体。
⑦此外还有食品供应问题。一个潜水员每天需要3500卡的热量,因此,食品应该是高蛋白的。但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肉、蛋类食品,是不能带到水下房屋里储存的,否则会污染空气。
⑧另外,在水下房屋里绝对不能使用明火加工食品。短时间内,潜水员可以吃一些罐头食品,时间长了,就得另想办法。淡水的供应也很重要。在海底房屋里生活,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是分开的,饮用水质量要高,其他生活用水量要大。
⑨海底房屋的取暖、照明包括仪器设备和正常运转,都离不开电。如何保证供电?目前,主要通过从岸上拉电缆供电、水面发电船供电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为了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海底房屋应备有蓄电池。专家们认为,未来的海底城市,采取海浪发电是最理想的。
⑩在海底居住,有时要远离海底房屋去进行水下作业,因此,只凭体力游来游去是不现实的,如果在水下搬运工具和器材,就更需要运输工具。最理想的运输工具是“水下摩托”,这种运输工具的外形很像鱼雷,有一个流线型的前罩和外壳,推进器是尾部的螺旋桨,前段还装有水声定位仪、探照灯以及摄影器材等。
⑾为了防止在水下迷路,还要随身携带信号接收机。可是电磁波不能在水里传播,尤其无线电短波在水里会被吸收掉。为此,人们发明了一种“语言修正器”,它利用水能很好地传播声波的特点,采用水下超声波来传递信号,这样就能够在水下自由通话联络了。本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写出来。
文章开头列举的3个数据中,如果需要去掉1个,你觉得去掉哪一个比较合适?为什么?
第④⑤段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请指出第⑤段中划线的“当时”一词的言外之意。
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一切困难、实现美好愿望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根据本文内容,请说说科学技术在人类开发利用海洋中的重要作用。(写出3条即可)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3分)
大脑、智商与基因
林森
人类进化到现在的特征和相貌其实不仅仅是因为自身所拥有一些特殊的基因,同时也取决于人类丢失或自我删除了一些可能无用或制约自身发展的基因,而这些基因与大脑的容量和智商都有关系。
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但是两者的形状却有较大不同。其中,人类产生意识和决定行为的大脑与黑猩猩的大脑有显著的差异。人的大脑重量约为1300~1500克,而黑猩猩的大脑重量只有约500克,人脑容量大约是黑猩猩大脑容量的3倍。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吉尔?贝吉拉诺等人进行的一项研究,比较了人和黑猩猩及其他哺乳动物的遗传密码,发现了人与灵长类动物在大脑以及其他方面形状差异的奥秘。
研究人员在黑猩猩和其他哺乳动物中发现了510个基因片段,但是这些基因在人类中却不存在。而新发现的这些基因基本上都是调控基因,它们的功能是开启或闭合邻近的大量基因。然后,研究人员对这些人类缺失的基因进行分析,确定了它们是群集在一些特殊的基因周围。这些缺失的基因有什么功能呢?首先,研究人员确定了这些在人类身上缺失的基因可参与类固醇激素的信号调节;其次,还有一些缺失的基因可参与大脑的发育。
在这510个黑猩猩拥有但人类缺失的基因中,研究人员发现有一个基因是控制大脑发育的,就像一个闸门或开关,它如果存在,则位于一个抑癌基因GADD45G的旁边。但是,正是由于人类的这种基因缺失,才使得大脑的发育可以不受太多控制,所以大脑发育得更大,大脑的容量也增多,从而产生了更多的神经元,使人类的智能和意识有了飞跃的发展。
过去的研究也表明,人类所拥有的一些特殊基因促进了大脑的快速发育,从而使得大脑容积变大,人变得更为聪明。
200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分子生物工程和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戴维?豪斯勒宣称,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数百万年前,人类祖先基因组中一个基因的进化速度比基因组其他部分快约70倍。这部分基因可能在人类大脑容积快速增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者说这个基因是使人类大脑体积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这个基因就是HAR1。HAR1基因在妊娠后约7~19个星期形成,这一时期正是人类胚胎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豪斯勒的研究小组在观察了人类与黑猩猩基因组49处最大的差异后发现,HAR1基因在一段相对短暂的时间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HAR1基因直到3亿年前才出现在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祖先身上,无脊椎动物和鱼类都没有这一基因。
研究人员同时发现,黑猩猩和鸡在这个基因上只有两处核苷酸(DNA的基本成分)有差异,但黑猩猩和人在这一基因上有差异的核苷酸却多达18处。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差异应该在人类约500万年的进化历程中出现。正是这一基因的快速进化引发大脑皮质进化,使人类大脑发展出更复杂的功能,比如语言和对信息的处理。
人类祖先离开树林生活和开始直立行走时所面对的压力造成了这种速度惊人的基因进化。所以,如果要追寻人类大脑进化快的生物学原因,那么,某种基因如HAR1基因的快速发展和表达也是人大脑容量变得更多的重要原因。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11期)本文题目“大脑、智商与其因”,读罢全文,你发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文章开头就提示了本文所要说明的主要内容,试简要概括。
“人的大脑重量约为1300~1500克,而黑猩猩的大脑重量只有约500克,人脑容量大约是黑猩猩大脑容量的3倍”这句话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部分基因可能在人类大脑容积快速增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者说这个基因是使人类大脑体积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中的“可能”能否删除?为什么?
把握文中有关信息,用“√”“×”判别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人与黑猩猩两者的形状有较大不同其原因是人类的大脑与黑猩猩的大脑有显著的差异。( )
(2)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吉尔?贝吉拉诺等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缺失的基因能参与类固醇激素的信号调节和大脑的发育。( )
(3)研究人员发现黑猩猩和鸡在HAR1基因上只有两处DNA基本成分有差异,而黑猩猩和人在这一基因上有差异的DNA基本成多达18处。(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7分)
花梨飘香
蒋玉成
①入夏,新植的花梨已亭亭的立在小路边、山脚下,它们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恬然自安,蕴育着淡雅素净的芬芳和不可抗拒的生命。它们成片生长,每一棵都植株中正,叶角线条分明,在盛夏的阳光下,蓊蓊郁郁,缠缠绵绵,默默的散发着温婉怀旧的清香。
②六月,正是花梨树花开的时节,这是一场盛大的花事。它们一树树、一片片、千朵万朵的闪烁着黄白相间的光晕。许是一场久违的夏雨,水流花开,它们的花瓣流光溢彩,云烟氤氲,满枝灿烂,像流泻的花瀑,像怒放的生命,肆意的炫耀着绚丽的重彩。
③有人说,生当如夏花之灿烂。我想这大概就是写给花梨花的吧。那些密密匝匝的小花朵,浮在翠绿的叶子上,不是花缠枝,也不是枝缠花,是“黄能柔,绿能软,浓绿参差相婉转。”当碧绿和金黄覆盖了静默的流光,夏的风吹动花朵,吹动绿叶,吹动金色的阳光,尘世就是一片嫣然的繁华、风情、韵致。
④盛开的花梨,总是一园、一坡、一片,漫山遍野,肆无忌惮。总是开得花团锦簇,开得生趣盎然,开得万头攒动,开得风光无限。人在花前走,就是暗香盈袖,花香袭人。似乎,每一朵花都像款款走来的俄贤岭下的黎家少女,天真活泼,也不失清纯、甜美、可人;每一丛花,就是一首婉丽的小诗,清新、恬淡、隽永。
⑤岁月静美,一季花香。在这个夏雨霏霏的季节里,花梨总是“花开花落无间断”。开得前呼后拥,开得此起彼伏。盛开的花儿在高处,花朵饱满、俏丽明艳,像秋水伊人的回眸,顾盼生辉,千娇百媚。心形的小小花苞在低处,个个玲珑精致,娉婷婀娜,像倚门阿妹的浅笑,天真烂漫,欲说还休。
⑥小小的花梨花艳而不娇、柔而不弱,它们重重叠叠的开着,一朵挨着一朵,相似又不同,如佳丽万千,婉约细致,楚楚动人。这时,闻香而至的蝴蝶,如同赶一场艳遇。在黄花和绿叶间醉舞蹁跹,在起起伏伏里,似仙子凌波微步,像雪花御风而翔,惊落一地成熟的花瓣。
⑦风来,花倾心。花开,香倾城。不用细心照看,不用关怀备至,一样可以清芬四溢、妩媚动人。一直觉得,花梨的香,是那种脱俗的清香,带着纯朴的阳刚,像铮铮铁骨的男儿情怀,浓烈、中正;像一首怀旧的老歌,深情、留恋。微风过处,嗅之耳清目明,神清气爽。时而幽香深深,像一本泛黄的线装书,藏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时而清香缕缕,像一盏穿越古今的心灯,一枝点燃,余香袅袅,整个房间就有了别样的安然。
⑧东方花梨,木中君子,承天地之灵气,蒙感恩之润泽。它深深扎根于古老的感恩大地上,集天地之精华,绽日月之光芒。它是上苍赐予感恩福地子民的一份厚礼,它见证了当年感恩学宫的琅琅书声,诉说着“鹿之源”惊艳世人的唯美故事,吟唱着俄贤岭上洞藏娥娘和阿贵的不老神话。
⑨许是大自然的慷慨和馈赠,我世代居住的感恩平原上,温润着这片绿波荡漾价值连城的黄花梨,它以矫健的身躯回报着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热土。这时,我开始意识到,东方神木——黄花梨已物化成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品格,积淀浓缩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形象:坚韧、向上、丽质、阳光、内敛、博爱、感恩……原来花梨精神的种子已悄然植根于我的心中。
(选自《海南日报》2011年08月15日)请理清本文思路,用“这篇文章首先写……,然后写……,最后写……”的句式表达出来。
文章第②③自然段浓墨重彩地描绘写了花梨花盛开的场面,从写作顺序看,作者是怎样进行描写的呢?简要分析。
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文中哪一段主要写花梨花的香?采用了哪些手法写香?抓住了它的什么特点去写?
这篇文章以花梨为写作对象,不仅用描写,还采用议论抒情,如“东方花梨,木中君子,承天地之灵气,蒙感恩之润泽。它深深扎根于古老的感恩大地上,集天地之精华,绽日月之光芒”,请再找出一句这样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这篇文章表现了花梨的哪些内在的精神品格?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3分)
对“灵猫咖啡”说不
牧徐徐
印尼的巴厘岛咖啡是目前世界上最名贵的一种咖啡,味道浓郁香醇。通常它又被称为“灵猫咖啡”,这是因为这种咖啡的原料——咖啡豆全都是被巴厘岛上的一种小型猫科动物灵猫(又称野生麝香猫)吞食下去后,经过体内发酵再排泄出来的产物。
灵猫有一种天生的自然本能,它能从满枝的咖啡豆中挑选出那些果核最完整、成熟度最恰当的咖啡豆来,而这些咖啡豆恰恰是制作巴厘岛咖啡的不二之选,但这些咖啡豆人们通过肉眼却是根本无法分辨的。
事实上,灵猫消化掉的只是咖啡豆的表皮,真正的豆肉因为相当坚固,因此并未被灵猫消化掉。接下来,豆肉会在灵猫的胃肠里发酵,并被其体内一种特殊的“灵猫香”浸染。通过几天的发酵反应,咖啡豆会被灵猫的胃液软化,然后排泄出来。
排泄物被人们洗净、晒干,然后研磨成咖啡粉,冲泡出来的咖啡香气逼人,一饮难忘。
因为这种排泄物非常稀少,每年整个巴厘岛的自然产量也只有500多斤,因而价格也贵得惊人,一杯正宗的巴厘岛咖啡能卖到140美元。
因为看到其中的巨大商业利益,2007年,印尼有一家叫“香巴克”的咖啡生产企业打起了灵猫的主意,他们开始运用人工干预,试图将灵猫咖啡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其具体做法是,他们首先将非法捕捉来的150多只灵猫全部集中到一个秘密地下工厂里,然后将它们分别关在一个个独立的小铁笼里,几天都不给任何食物。等灵猫们饿极了,才将挂满了咖啡豆的树枝伸进笼子里,于是他们便看到了自己最想看到的一幕——一个个饿极了的灵猫开始本能地挑选出那些最优质的咖啡豆,急不可耐地吃进肚子里。几天后,“香巴克”便能轻松地收集灵猫的排泄物了。通过这种方式,“香巴克”很快就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不停地饿灵猫,然后再不停地让它们吃下咖啡豆,再不停地拉出排泄物,灵猫由于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捕食其他杂食,加上坚硬的咖啡豆肉要消耗灵猫体内的很多胃液和灵猫香,很快,被关进笼子的灵猫便因营养不良和肠胃恶化,一个个变得皮包骨头,最长的也只能活3年,而且无法繁衍下一代。但是,“香巴克”根本不管这些,他们一边把死去的灵猫拉到几里外的一个垃圾填埋场秘密埋掉,一边继续捕捉新的灵猫。
阿道夫·杜戈是这个垃圾填埋场的一名老清洁工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许多只被抛弃的死灵猫,继而打听到整个事件的真相。
这让杜戈很震惊,他觉得这些可怜的小动物不应该如此悲惨地死去。他开始给当地政府持续写匿名信,报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然而只是因为“香巴克”每年能上缴不菲的税收,而且还带动了周边其他相关产业,因此当地政府对这件事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位快60岁的老人却没有因此作罢,他买了一台相机,趁着天黑摸进了“香巴克”,在工厂里潜伏了两天两夜,终于拍到灵猫被残忍虐待的镜头。
2009年9月的一天,灵猫受虐照片出现在印尼颇具影响力的一份报纸上,顿时全国一片哗然。迫于舆论的压力,印尼政府派出专门的监管机构,查封了“香巴克”,300多只疲惫不堪的灵猫被重新放归到大自然中。
(选自《羊城晚报》2011年5月20日)联系全文,说说你对题目 “对‘灵猫咖啡’说不”的理解。
“灵猫咖啡”香气逼人,一饮难忘。那么它是怎样酿成的呢?
“因为这种排泄物非常稀少,每年整个巴厘岛的自然产量也只有500多斤”中的“多”能否删除?为什么?
“香巴克”咖啡生产企业生产“灵猫咖啡”付出了怎样的惨重代价?
把握文中有关信息,用“√”“×”判别下列说法的正误。
(1)灵猫挑选出的咖啡豆是通过肉眼根本无法分辨的。( )
(2)当地政府对阿道夫·杜戈反映的“灵猫咖啡”事件,其态度是不闻不问。( )
(3)阿道夫·杜戈凭借自己的能力硬是查封了“香巴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