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公输》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完成小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借子杀之 愿:希望 |
B.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 |
C.吾义固不杀人 固:坚决 |
D.然胡不已乎 已:停止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将以攻宋 扶苏以数谏故 |
B.子墨子闻之辍耕之垄上 |
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D.知而不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
B.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
C.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
D.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
文言文阅读:阅读【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下题。
【甲】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饶州路①大饥,米价翔踊②,总管王都中③以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言于江浙行省,以为须粜④以下等价,未报,辄于下等减价十之二,使民就粜。行省怒其专擅,都中曰:“饶去杭几二千里,比议定往还,非半月不可。人七日不食则死,安能忍死以待乎!”其民相与言曰:“公为我辈减米价公果得罪我辈当鬻⑤妻子以代公偿。”行省防悟,都中乃得免。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有改动)
【注释】①路:元代行政区划单位。②翔踊:物价飞涨。③王都中:字符俞,元代官员,官至两任行省参知政事。④粜:卖出粮食。⑤鬻(yù):卖。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1)杂然而前陈者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饶去杭几二千里 (4)安能忍死以待乎! 用“\”为下面句子划节奏(限两处)
公为我辈减米价公果得罪我辈当鬻妻子以代公偿。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句话。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 辄于下等减价十之二,使民就粜。选段【甲】中欧阳修被贬官至滁州,爱民亲民;选段【乙】中王都中擅降米价,惹怒上司。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段文中百姓对他们的举动分别有何反应,并说说这样写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节选自《出师表》)
【乙】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弟子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增加)尺寸(微博的利益)。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节选自《三国志》)用“∕”标出下列句子停顿的位置。(只标一处)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不使内有余帛解释下列句中倾斜的字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③悉仰于官 ④以负陛下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B.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C.以负陛下 | D.以天下为己任 |
翻译下列句子。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及卒,如其所言。甲文中“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在乙文中体现在哪些事上?并简要分析诸葛亮的精神品质在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阅读《王孙满对楚子》,完成下题。
楚子伐陆浑(地名)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① 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②。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③。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④,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⑤。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选自《左传》)
【注释】①鼎:即九鼎。相传夏禹收九牧所贡金铸成九个大鼎,象征九州,三代时奉为传国之宝,也是王权的象征。②不逢不若:不会遇到不顺的东西。逢,遇。若,顺,顺从。③休:荫庇,保佑。④休明:美善光明。⑤止:限度,极限。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②虽大,轻也()
③故民入川泽、山林()④卜世三十()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A.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 B.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C.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 D.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顿两处)
楚 子 伐 陆 浑 之 戎 遂 至 于 雒 观 兵 于 周 疆翻译下列句子。
⑴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译文: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译文: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周大夫王孙满由楚王问鼎敏感地意识到了 ,就以享有天下“ ”的妙论摧毁打击了楚王的嚣张气焰。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日:“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疫,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曰忠侯选出与“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小大之狱 | B.公将驰之 |
C.王之蔽甚矣 | D.何陋之有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
①今日封侯之秋秋 ②公转营迫之迫
③帝闻大惊。让汉曰让 ④或多惶惧或翻译下列句子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钟、胡①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思遂感激勤学,兼善阴阳之术。貌寝②,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门庭籓溷③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逊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陈留卫权又为思赋作《略解》---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④,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
(选自《晋书·左思传》,有删改)
【注】 ①钟、胡:钟繇、胡昭,魏晋书法家。②寝:貌丑。③籓溷(pān hùn):篱笆边,厕所旁。④伧父(fǔ):粗野鄙贱的人。与“恐以人废言”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B.以尽吾齿 | C.固以怪之矣 | D.皆以美于徐公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左思为了写好《三都赋》向人访问岷邛之事,又求作秘书郎来扩大见闻,家里到处都放置纸笔,偶得一句,马上分条记录,构思十年,终于成功。 |
B.左思面壁十年、呕心沥血写成《三都赋》后,当即名重一时,当时众多知名学者张载、刘逵、卫权等交口称赞,并相继为之作注或作序。 |
C.左思少时学书法、弹琴都不成,后来勤奋学习,作文辞藻壮丽。 |
D.文中写陆机初入洛阳,怀抱志愿,先鄙视嘲笑左思,后又为其所折服等事件,旨在从侧面衬托《三都赋》对当世的影响。 |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语
(1)乃诣著作郎张载诣:__________(2)谧称善,为其赋序序:__________
(3)造而示之示:__________ (4)举家适冀州适:__________翻译下列句子。
(1)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翻译:
(2)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