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架设一条输电线路,有粗细相同的铁线和铝线可供选择,下面叙述最合理的是( )
A.因铁线坚硬,应选铁线 | B.因铝线易于架设,应选铝线 |
C.因铁较便宜,应选铁线 | D.因铝线电阻小,应选铝线 |
如图是运动员利用器械进行举重训练的示意图,其中横杆AB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OB=4∶5,系在横杆A端的细绳通过滑轮悬挂着物体M。运动员小强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1×104Pa。当他用力举起横杆B端恰好使AB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横杆B端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1为300N,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6×104Pa。若在物体M下面再加挂物体N,小强需用更大的力举起横杆B端,当AB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他对横杆B端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2,他对地面的压强为3.3×104Pa,此时细绳对横杆A端的拉力为F3。根据上述条件,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g取10N/kg,横杆AB与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
A.物体M的质量为375kg |
B.小强的质量为65kg |
C.F2的大小为1320N |
D.F3的大小为1560N |
如图所示,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下面重为G的物体缓缓上升,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现改变物体的重力G,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中的
某学习小组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他们作出如下猜想: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有关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起物重有关
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接着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①②③中使用的动滑轮重力为G1,④中使用的动滑轮重力为G2,G1≠G2,且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关于他们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①、②两次实验可探究猜想甲 |
B.根据②、③两次实验可探究猜想乙 |
C.根据①、④两次实验可探究猜想丙 |
D.为使实验结论更可靠,还应注意每探究一种情况,都需进行多次实验 |
甲、乙两人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a)、(b)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则两滑轮组的效率ηa和ηb及甲、乙两人所用的力F甲和F乙的比分别是(不计摩擦及绳重) ()
A.2:3 2:3 | B.3:2 3:2 |
C.1:1 2:3 | D.1:1 3:2 |
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300N的货物,人所用的拉力为200N,绳子的自由端被拉下1m,在此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人用的拉力所做的总功为200J |
B.滑轮组提升货物所做的有用功为100J |
C.额外功为50J |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