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问题。
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 A.地壳的水平运动 | B.地壳的垂直运动 |
| C.强烈的侵蚀作用 | D.剧烈的火山活动 |
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 |
|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 | 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 |
右图示意a—b日期内甲、乙两地日出的北京时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南方向 | B.西南方向 |
| C.东北方向 | D.西北方向 |
该时间段内甲地昼长大于乙地的时间约为()
| A.45天 | B.60天 |
| C.120天 | D.135天 |
下图K为南半球某一纬线,L为晨昏线,晨线与昏线分别交K于M、N。完成下列小题。
若MN经度差为150°,此时晨线交赤道于Q点。当Q点日落时,M的地方时及昼夜状况为()
| A.19:00 白天 | B.19:00 黑夜 |
| C.20:00 白天 | D.20:00 黑夜 |
若K位于中纬地区,L、K所包围的面积(阴影部分)达到最大时()
| A.南亚进入“干热季节” | B.福建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
| C.北京正值“香山红叶” | D.澳大利亚北部草原葱绿 |
读世界某地全年日出时间曲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该地的经度是()
| A.25°E | B.90°E |
| C.120°W | D.25°W |
T日期过后()
| A.北京日落时刻推迟 |
| B.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
| C.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增高 |
| D.该地正午日影由朝南转为朝北 |
读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②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
③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④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 A.①③ | B.②④ |
| C.①④ | D.③④ |
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 A.小麦 | B.棉花 |
| C.黄麻 | D.水稻 |
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 A.a工业区 | B.b工业区 |
| C.c工业区 | D.d工业区 |
由孟买直线到加尔各答,其年降水量的变化是( )
| A.逐渐减少 | B.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 |
| C.逐渐增加 | D.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 A.澜沧江 | B.怒江 |
| C.红水河 | D.雅鲁藏布江 |
为发展湄公河流域的经济而新建的“泛亚铁路”的起讫是()
| A.西宁,河内 | B.昆明,新加坡 |
| C.昆明,曼谷 | D.拉萨,胡志明市 |
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发展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④加强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
|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 C.②④ | D.①③④ |
关于湄公河、红河、恒河、尼罗河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湄公河三角洲、红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 |
| B.都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或影响 |
| C.粮食作物都是水稻和小麦 |
| D.三角洲上都有国家首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