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下面李清照这首小令中的划线句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0字。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
简答题。(此题为选做题)
选做题A《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过了数日,细作回报:“荆州城中扬起布幡做好事,城外别建新坟,军士各挂孝。”某惊问曰:“没了甚人?”细作曰:“刘玄德没了甘夫人,即日安排殡葬。”某谓鲁肃曰:“吾计成矣,使刘备束手就缚,荆州反掌可得!”这里的“某”是谁?他想出的是什么计?最后结果如何?请简述。
选做题B“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说的是谁的理家办事才能?其理家才能在协理宁国府办丧事中表现得最明显。请简述其协理宁国府的原因和过程。把刘姥姥“唬怔了”的是什么事?依据刘姥姥所说的方法,平儿如何处理这件事的?请简述。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紊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150字左右)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小说的情节”下定义。
①如果说环境是人物诞生、成长和活动的背景,那么小说的情节则是人物斗争和发展的过程。
②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③也就是人在一定时间内的行动过程。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四年弹指一挥间,从都灵冬奥会上孤零零的一金到温哥华冬奥会上写满曲折的三金,王濛实现了职业生涯的退变,成长为真正中国短道速滑的领军人。
①文中有一个词使用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②文中有一处语法错误,请改正。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①矣夫!”(《论语·雍也》)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注】 ①畔:通“叛”,违背(君子之道)。
(1) 从上面两段话可以看出尽管所处的时代不同,孔子和孟子都认识到什么?
(2)结合文本,分析孔子主张的“约”和孟子主张的“约”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