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地(80°E,70°N)到乙地(101°w,70°N),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
B.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走 |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
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密切相关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历史基础好 |
B.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改革开放促进它的城市化 |
C.港、澳经济的辐射促进了该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
D.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
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城镇发展历史悠久,广州、佛山等城镇均有上千年历史 |
B.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缺乏大、中型城市,且城市密度很低 |
C.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带动了城市化进程 |
D.1999年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40% |
“前店后厂”是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A.消费市场 | B.廉价劳动力 | C.原材料 | D.设备、产品设计 |
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早在16世纪初,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有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
B.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更快的发展 |
C.目前已经建设成为我国极为重要的经济区 |
D.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以重化工业为主,轻工业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 |
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区位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包括广东省全部,临港、澳、台地区 |
B.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 |
C.土地面积4.16万平方米千米,占广东省总面积的23.3% |
D.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