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阅读(10分)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探春向宝玉倡议创建诗社。适值贾芸送两盆海棠花给宝玉,遂起“海棠社”。每个人 都起了一个封号。李纨当社长,迎春和惜春当副社长。(《红楼梦》) |
B.葛朗台虽己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但过日子却一直和庄稼人差不多,喝的老是坏酒、吃 的老是烂果子,面包是自己家烤的,肉食蔬菜靠佃户供应。(《欧也妮• 葛朗台》) |
C.馒头庵的老尼托王熙凤解决一件事情:李衙内看中了金哥,但是金哥已许配给守备之子,两家相争,老尼请王熙凤让守备家退婚。王熙凤趁机索要了三千两银子。(《红楼梦》) |
D.索漠城人都盯着葛朗台的遗产,如果他去世,欧也妮将是唯一的继承人。有一天适逢 |
欧也妮的生日,追求的人都赶往老葛朗台家。傍晚时,守财奴的侄子夏尔来了。他一
身时新装束,摆出巴黎人的派头。他令欧也妮大为倾倒。(《欧也妮·葛朗台》)
E、薛蟠借贾政名义叫宝玉出去,让众人非常担心。晚上,薛宝钗听说宝玉回来了,便过来看宝玉。恰看见黛玉进去。待她到时,正好丫鬟之间斗气,借口宝玉吩咐不许开门让她吃了闭门羹。(《红楼梦》)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 宝玉向晴雯道:“你也不用生气,我也猜着你的心事了。我回太太去,你也大了,打发你出去好不好?”晴雯听了这话,不觉又伤心起来,含泪说道:“为什么我出去?要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出去,也不能够。”
宝玉为什么扬言要赶走晴雯?后来他们是怎样和好如初的?请简述。(《红楼梦》)
(2)“如果将来并无子女,则夫妇双方的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一律全部互相遗赠。”这是德·蓬风在他与欧也妮签定婚书的时候写的条款,其目的何在?结果如何?(《欧也妮·葛朗台》)
选第( )题
文学名著阅读下列关于《复活》情节和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玛丝洛娃是一个农妇的女儿。母亲在女地主索菲亚姊妹的牛奶场上工作。父亲是流浪的吉卜赛人。玛丝洛娃三岁时母亲死了。女地主看她长得清秀,便把她收养下来。因此,她过着一半小姐,一半婢女的生活。 |
B.当聂赫留朵夫的姑姑知道玛丝洛娃怀孕后,便把她从家里赶了出去。她为了生活,只好去给人家当女仆。但每次都遭到男主人的调戏和侮辱。生下的孩子也死了。最后,她沦落到基达叶娃妓院,成了妓女。 |
C.一个西伯利亚商人到妓院寻欢作乐。茶房卡尔金庚和当过使女的勃契诃娃起了谋财害命的念头。他们把一包药粉交给玛丝洛娃,要她放到商人茶杯里,毒死那个商人。当时,玛丝洛娃正被商人纠缠得厉害,想摆脱他,便照样做了。 |
D.聂赫留朵夫在陪审员席上认出了玛丝洛娃。这使他十分震惊。他回想起勾引玛丝洛娃的经过,认为玛丝洛娃是一个坠落的女子,不值得同情。他在诱奸玛丝洛娃后,一度曾受过良心的苛责。但当他想到上流社会的人都这么干时,便心安理得了。 |
E.陪审员们对玛丝洛娃写定罪意见。他们认为玛丝洛娃没有抢劫、偷钱的意思,可是忘了加上“没有谋害性命的意思”,聂赫留朵夫也疏忽了。本来,庭长不同意这意见,但他怕耽误和红头发姑娘的约会,便匆忙结案。宣判玛丝洛娃押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简答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1)简述卡秋莎(玛丝洛娃)被涅赫柳多夫抛弃沦落妓院的经过。
(2)简述卡秋莎(玛丝洛娃)在火车旁追聂赫留道夫(聂赫留多夫)的情节。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王曰①:“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②之!《诗》云:‘王赫斯③怒,爰④整其旅,以遏徂莒⑤,以笃周祜⑥,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⑦志?’一人衡行⑧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梁惠王下》
注解:①王:齐宣王 ②大:使……大。③赫斯:发怒的样子。④爰:语首助词,于是。 ⑤遏:止。徂:攻击。莒:国名。⑥笃:厚;祜:福。⑦厥:用法同“其”。 ⑧衡行:即“横行”。
根据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小勇”与“大勇”的理解。
答: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①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上》)
注解:①俑: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或土偶。
从本章内容可以看出:孟子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主张?
简述“官渡之战”(10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的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丁建阳、董卓之事”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曹操要问刘备这句话?吕布为什么说刘备是“最无信者”?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