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可供选用的滑动变阻器R1和R2的最大阻值分别为10Ω和50Ω,
(1)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填“R1”或“R2”);
(2)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灯泡断路 | B.灯泡短路 | C.滑动变阻器断路 | D.滑动变阻器短路 |
(3)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成的U一I图像,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过程中,小灯泡的电阻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还有一组同学没有电压表,而是利用两只电流表和一个阻值已知的电阻R0,其它元件与前面相同,仍然完成了实验. 请在虚线方框内画出该组同学实验的电路图.
现给你: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0,电流表,单刀双掷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1)请设计一个测量未知电阻Rx的电路图,并画在虚线框内。
(2)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A.对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将开关S与a接触,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1;
B. 将开关S与b接触,;
C. 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3)用测量所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符号表示出待测电阻Rx= 。
在电学的探究实验中:
(1)月月小组在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选用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探究。小组同学测得如下表的实验数据:
小组同学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通过导体中的电流随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而增大。请你评价月月小组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问题。
(2)玲玲小组想利用上面小组的实验器材测量一个额定电压为UL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但发现电流表已坏不能用,老师又给了他们一个已知电阻R0,请你帮他们设计测量的电路图,并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及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小聪同学通过学习眼睛的知识,知道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它在睫状肌的拉伸下,会变薄或变厚,会引起自身焦距的变化。于是他想探究一下“凸透镜的焦距与透镜的薄厚(指凸起程度)的具体关系?”他找来了三个除薄厚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凸透镜1、凸透镜2和凸透镜3,且三个透镜按顺序一个比一个厚(即凸起程度一个比一个大)。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
(1)在探究中除需要借助太阳光外,还需要什么器材?
(2)请你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并把所要测量的量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3)就步骤中所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请写出如何分析论证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班级的“物理小博土”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的铜块与铝块体积相同。
(1)做①③④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无关。
(3)做①②④⑥四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4)做三次实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
。
小柯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其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
(1)请按照实物图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画出电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柯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逐渐变暗。你认为小柯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小柯发现自己无法准确判断电压表指针是否指向3.8V(如图乙)。于是他做了3次实验,每次实验都认为电压表示数最接近3.8V。相关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见下表:
实验序号 |
电流表示数/A |
测得灯泡的额定功率/W |
测得灯泡额定功率的平均值/W |
1 |
0.30 |
1.140 |
P额=(1.140+1.102+1.178)/3=1.140 |
2 |
0.29 |
1.102] |
|
3 |
0.31 |
1.178 |
你认为小柯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