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2所示,传送带保持1 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现将一质量m=0.5 kg的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的a点上,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5 m,则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为 (g取10 m/s2) ( )
A.![]() |
B.(![]() |
C.3 s | D.2.5 s |
物体从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第一次经光滑斜面滑至底端时间为t1,第二次经过光滑曲面ACD滑至底端时间为t2,如图所示,设两次通过的路程相等,则t1与t2的大小关系是()
A.t2=t1 | B.t2>t1 | C.t1>t2 | D.无法确定 |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
A.12m/s 39m/s | B.8m/s 12m/s |
C.12m/s 19.5m/s | D.8m/s 38m/s |
下列哪些现象不属于反射现象()
A.回声 | B.夏日雷声轰鸣不绝 |
C.水波绕过水中芦苇秆传播 | D.在空房中讲话感到声音更响 |
如图所示两个频率、相位、振幅均相同的波的干涉图样,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对叠加的结果正确的描述是()
A.在A点出现波峰后,经过半个周期该点还是波峰 |
B.B点在干涉过程中振幅始终为零 |
C.两波在B点路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 |
D.当C点为波谷时,经过一个周期此点出现波峰 |
点光源照射一个障碍物,在屏上所成的阴影的边缘部分模糊不清,原因是( )
A.光的衍射 | B.光的折射 | C.光的干涉 | D.光的反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