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并用全素营养液进行培养(如图甲所示),假设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温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一天中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乙图所示曲线。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比AB段平缓,由温度较低导致 |
B.D点是植物光合作用开始的点 |
C.0点至24点,经历24小时后植物体不会生长 |
D.利用此装置和条件可直接探究温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 |
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 |
B.e-f上升的因素是麦芽糖的量,而酶量为无关变量,故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酶量一定” |
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将下移 |
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
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酶与温度的关系, b点所对应的温度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
B.曲线B可以表示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力 |
C.曲线C可以表示人体内胰蛋白酶的活力 |
D.曲线D可以表示为胃蛋白酶的酶促反应从80oC不断降温至0oC的实验中测得的反应物量的变化 |
下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和将葡萄糖运出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的个数代表分子(离子)的浓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 |
B.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从此细胞中运出,不需要消耗ATP |
C.钠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 |
D.载体■和载体◆的组成单体相同,但结构有差异 |
下图为番茄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分析此图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有的不同
B.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C.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K+的吸收而表现为M1曲线
D.氧分压为8时,出现M1、M2、M3的差异可能与根所处的时间是白天或者夜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