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③阶段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
C.世界经济第一确立 D.战后经济体系的建立

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C.“要使消费倾向与投资引诱二者互相适应,故政府机能不能不扩大。”
D.“为了经济稳定和增长,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减少而不是增加政府的干预。”

20世纪30年代,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巍的售价仍然是1卢布。这种现象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新经济体制

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这主要体现了

A.十月革命胜利的作用 B.战时共产主义的作用
C.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D.斯大林体制的作用

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C.城市化的进程 D.社会生活的变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