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研究人员培育出10头猪蹄发荧光的转基因猪。主要研究过程是:①将瘦素基因 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②将转基因的成纤维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猪卵 母细胞,并培育形成早期胚胎;③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猪体内,最终获得转基因猪。在这一过程中不必进行的是( )
A.将瘦素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拼接,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
B.培养并筛选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猪次级卵母细胞 |
C.筛选出转基因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和转基因克隆胚胎 |
D.给代孕母猪注射环孢霉素A阻止T细胞增殖,以利于代孕母猪接受胚胎 |
下列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①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③转动转换器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粗准焦螺旋
⑥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A.①③②④,丁 |
B.②③④⑥,乙 |
C.⑥③②④,甲 |
D.⑥③⑤④,丙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TP直接为生命活动供能的过程消耗水 |
B.人体在饥饿状态下,细胞中ATP的含量仍可保持动态平衡 |
C.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参与合成RNA |
D.ATP的合成与水解所需的酶相同 |
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甲、乙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统计后绘制出如下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溶液比乙溶液浓度高导致植物细胞失水较快 |
B.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 |
C.若乙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可能左移 |
D.放入甲、乙溶液的细胞质壁分离后放入清水均有可能复原 |
右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的呼吸状况,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器官 |
B.氧浓度为B时,厌氧呼吸最弱 |
C.氧浓度为C时,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速率相等 |
D.C-D段说明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 |
用呼吸抑制剂处理人体红细胞,下列物质吸收量显著减少的一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