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如图简单表示了葡萄酒的酿制过程, 请据图分析:

(1)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进 行            ,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        获得葡萄酒。
(2)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液体密度会逐渐变低(可用密度计测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生成,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检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葡萄酒来制葡萄醋,请写出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叶阔叶混交林,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逐年进行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为C,作曲线如下图。据图回答:

(1)两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________。
(2)两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________。
(3)在a年的优势树种是______,在d年的优势树种是______。排除气候条件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随着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______,使之反而适合后一种群的生存需求。
(4)由此可见,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群落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种群______了,而另一些种群兴起了,从而使整个群落的结构和______都发生了变化,一直到群落达到动态平衡,这就称为群落的______。

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高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决定的;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3)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下图甲为种群的年龄结构图,图乙是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A型的年龄结构特征是
(2)图甲中B表示型,其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决定种群密度的最关键特征是
(3)图甲中三种类型种群的发展趋势一般不会出现图乙增长趋势的是,图乙中d点表示的含义是
(4)图乙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cd段增长逐渐放缓的原因是。若该动物是一类食量很大的啮齿类动物,容易破坏植被,为避免对新环境造成破坏,应在点开始防治。

草原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请回答:
(1)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一个由草、田鼠和黄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GP
5.56×103
1.76×105
5.93×107
NP
1.3×102
6×103
4.95×107
NP/GP
0.02
0.03
0.85
R
54.3×103
1.7×105
8.8×106
未利用

62.8%
99.7%

(1)由上表可知第环节代表田鼠,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该数据不在正常能量传递效率范围内,主要原因
(2)碳在草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的形式进行,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形式存在。与能量流动相比,碳循环的特点是
(3)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田鼠等食草动物提供可采食的信息,田鼠能根据黄鼬的气味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能调节生物间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草原管理上,采用轮牧或限制放牧量,这主要是提高力稳定性。

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草同化的能量d=
(2)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为kJ(能量传递效率用图中字母表示)。
(3)若图中的箭头表示碳循环的一部分,则图中还应补充的成分是,与之有关的生理过程包括
(4)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