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观察下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英国通过什么《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其中印度区域信仰( ),其中巴基斯坦区域信仰( )。其中苏联曾经侵略过的国家是(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任何人,只要愿意付出代价及冒险到遥远的东方,便可从黄金、珠宝、丝绸和香料贸易中,获得丰厚的利润。
--《马可·波罗游记》
(1)(他)通过阅读《马可·波罗游记》对富庶的东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相信地圆说,只要从大西洋向西航行,最终能够到达东方。他是谁?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材料二 读下图
(2)上图是近代一著名运输公司的老照片,请写出这一公司的名称。这一公司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一个中国商人的店门外,常被一些歧视黄种人的人倒垃圾,店主怕被警察罚款,每天早晨都要忍气吞声地将垃圾清扫掉。1964年10月17清早,奇迹出现了,他的店门前没有垃圾了。巡警彬彬有礼向他道贺:"先生,从此以后,再不会有人给您添麻烦了。"
店主这才知道,中国有了原子弹!他激动地向祖国遥拜,含着眼泪说:"列祖列宗啊,我炎黄先祖啊,算是有一这么一天。"
--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中奇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经济危机开始的时间是哪年?为摆脱危机美国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什么?你对罗斯福新政有何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人权宣言》
请回答:
(1)上述材料的内容是由何机构颁布的?
(2)《人权宣言》的颁布有什么重要作用?
(3)法国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完成了从建国到强盛的华丽转变,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材料一:看下图
这个国家的出现
材料二:"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l858年6月林肯
材料三:"八年前,当这个国家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1941年1月罗斯福
材料四:20世纪70年代,我国结束了同美国、日本长期的僵局,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材料一中自由女神像手中所握文件的起草人是谁?是什么会议通过的该文件?
根据材料二回答,林肯的主张是什么?最终结束"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罗斯福为什么说八年前美国曾处于"恐惧之中"?为摆脱"恐惧",他采取的行动
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新中国建立后,美国一直对中国持孤立和敌对态度。上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逐步缓和,哪一历史事件打开了两国关系坚冰?在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及今后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在国家统一问题上,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借鉴美国崛起的经验,请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至少两条建议。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 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大约5500万士兵和平民死亡,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4亿万美元。其中,中国军民死亡达2100多万,中国经济损失达6千亿美元。
--------中新《香港文汇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所述"协定"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为什么说"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根据材料三回答,你认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