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4为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铁路运输相对于水路运输的优点。
(2)据图说出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
(3)描述图中三个时间段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乙图中A地区亿万年前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湖盆底下形成红层沉积岩,后来在各种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今天的“红色沙漠”(如丙图所示)。甲图为乙图中B湖区1950年和2010年农业生产的变化示意图。B湖萎缩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应对该问题,当地拟投资200亿元在C地建设综合水利枢纽工程(B湖大坝),消息一出,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
(1)根据材料推断A地区“红色沙漠”的形成原因。
(2)比较B湖泊6月与7~9月湖水面积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3)说出B湖区农业结构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4)你对C地建设B湖大坝这一做法是赞成还是反对,并说明理由。
【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APEC蓝”是形容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的网络新词,它是政府用超常规手段治理出来的环境,
材料二据观测,北京大气污染七成来自本地,下图(左)是本地污染来源构成,下图(右)是北京某区某年各月大气指数变化图。
(1)“APEC蓝”是“超常规手段”治理的环境结果,这种环境管理措施属于;治理中实行了京津冀联控的方式,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分)
(2)北京空气污染指数最高的季节是,其原因是。(4分)
(3)从长远来看,要保持北京大气质量良好,可采取哪些措施?(4分)
【旅游地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可知我国入境游客分布的特点是。(2分)
(2)北京是我国接待外国游客最多的城市,其原因是。(4分)
(3)请列举两个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简要说明在旅游开发中应如何保护文化遗产。(4分)
【海洋地理】读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比较苏东海洋经济区与闽东海洋经济区海岸特征及开发利用方向的差异。(4分)
(2)简要说明舟山渔场形成的条件。(3分)
(3)据观测,苏东海洋经济区比闽东海洋经济区海域环境污染严重,其原因是。(3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经济带内有三条东西通道:以欧亚大陆桥为主的北线、以石油天然气管道为主的中线、以跨国公路为主的南线。
材料二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遭遇地价飚升、劳动力成本上涨、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国内外市场低迷等问题的困扰。
材料三“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通道示意图。
(1)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两端气候差异及其对农业类型形成的影响。(4分)
(2)简述中亚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主要形成原因。(2分)
(3)“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线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对中亚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有。(4分)
(4)结合材料二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