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表1和图2,完成问题。
表1:某年杭州国内游客统计
来源 |
人数比例(%) |
平均逗留(天) |
上海 |
45 |
2 |
江、浙 |
25 |
3 |
华东余省 |
20 |
3 |
其他省份 |
10 |
4 |
总计 |
100 |
2.65 |
关于杭州国内客源地的分布特点及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上海游客人数超过江浙两省总和,因为上海离杭州最近 |
B.合肥游客人数比南京少,只因为合肥经济较落后 |
C.华东以外游客较少,因为对杭州风景不了解 |
D.客源地人数随距杭州的远近而变化,因为旅游成本不同 |
距离杭州300千米范围内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是
A.苏州园林 | B.南京明孝陵 | C.黄山 | D.武夷山 |
黄山市和杭州市都是我国著名旅游城市,但黄山市的游客平均逗留天数只有1.77天(2009年),远低于杭州。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游览价值②市场距离③地区接待能力④交通位置及其通达度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由于倒春寒影响,年初皖南某地茶园遭受重创。结合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回答问题。该地受这次倒春寒的时间是图中的
A.①时段 | B.②时段 | C.③时段 | D.④时段 |
为防护茶园春季冻害威胁,可采取哪些措施
① 塑料薄膜覆盖
② 增大茶园的通风条件
③ 熏烟,增大湿度
④ 滴灌、施肥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第一个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并率先公布数据的城市群地区。下图为2012年3月16日7时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珠三角地区PM2.5均值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下列四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东莞 | B.深圳 | C.肇庆 | D.中山 |
导致图中珠三角PM2.5浓度偏高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汽车数量大 | B.潮湿天气多,少风 |
C.经济发达,工厂企业多 | D.热带农业发达 |
图12是某建筑设计院为我国北方地区设计的一幢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房屋模型。读图回答问题。绝热窗户设计成倾斜的主要目的是()
A.雨季及时排水 | B.充分利用太阳能 |
C.减弱噪音干扰 | D.降低光污染危害 |
冬季的白天,房间甲和乙之间的空气流动方向是()
A.冷气流从通风口l进入甲,暖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乙 |
B.冷气流从通风口l进入乙,暖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甲 |
C.暖气流从通风口l进入甲,冷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乙 |
D.暖气流从通风口1进入乙.冷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甲 |
图1l为北京市某日发布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情况。读图回答问题。该日可能是()
A.3月21日 | B.4月7日 |
C.9月23日 | D.10月7日 |
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随后几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
A.北半球向北移 | B.南半球向北移 |
C.北半球向南移 | D.南半球向南移 |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l0)。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回答问题。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①碰撞挤压②张裂作用③生长边界④消亡边界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A.渭河谷地的形成 | B.日本地震的发生 |
C.青藏高原的隆起 |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