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亚地区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在古代是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②该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中亚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灌溉水源主要靠本地区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
④中亚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色金属含量占世界重要地位,但缺少煤、石油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为了避免矿竭城衰的命运,大庆正在进行二次创业,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具体措施描述正确的是()
①做大石油产业,以化补油 ②发展多种经营,以多补主
③培育“百姓经济”,以小补大 ④强化畜牧产业,以牧补农
⑤完善城市功能,以城养城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东北地区为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可以是()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
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
C.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 |
D.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 |
读“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围绕秸秆有四种不同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A.甲 | B.丙 | C.乙 | D.丁 |
四种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是()
A.甲 | B.丙 | C.乙 | D.丁 |
新华网2009年1月12日电,记者从中国三峡总公司了解到,2009年是三峡工程建设工期的最后一年,主要工作目标力争实现三峡水库蓄水位和三峡电站年发电量达到初步设计值,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综合效益进一步发挥,三峡工程转入全面运行管理阶段。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小题。对长江三峡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 |
B.扼守长江上游,位于大西南的腹部 |
C.有当今世界上在建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称 |
D.地处我国中部与东部两大经济地带的结合部 |
三峡工程完全建成后,形成水面为1084平方千米的水库,因此该工程()
A.明显减少长江的年径流量 |
B.使库区水体净化污染物的能力增强 |
C.显著增加泥沙的下泄量 |
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 |
塔里木河流域位于新疆南部,流域内生活着维吾尔族、汉族、回族等8个民族。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游水位不断减少,到70年代,下游开始发生断流。据此回答下列小题。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水量近些年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降水逐年减少 |
B.地下水位不断降低 |
C.蒸发量逐年增加 |
D.生产、生活用水大量增加 |
治理塔里木河下游地区断流的根本措施是()
A.大量开发地下水 |
B.禁止上游取水 |
C.流域内多修建水库 |
D.实行水资源统一调配,节约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