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南通六)2011年伊始,中国国家领导人将首次出访选在欧洲,中欧关系再次成为外界关注的重点。两年来'中欧双方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开创了中欧关系史上的众多“首次”,有力推动了中欧合作的全面发展。
令人欣喜的是,无论是中国的“十二五”规划还是欧盟的“欧洲2020战略”都强调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这些将为中欧长期合作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1)简要说明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简要说明我国发展中欧关系的原因和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78年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隔30年,于2008年10月9日又召开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文件中指出,中共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须遵循党管农村工作等几项重大原则。文件中强调须遵循的重大原则包括: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此次会议进一步强调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为什么要进一步强调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材料一:《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极大优越性的好政策、好制度。”“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进一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最重要的是团结和组织各族人民努力把经济搞上去。”
材料二: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非常迅猛,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财政收入、居民收入都有了较大增长。
请简要回答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经济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政治原因。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税法》,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颁布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1981年,个人所得税正式开征。2011年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会议没有按原定计划对国务院提交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进行表决。4月25日,全国人大公布《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全文,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近半月收到意见已接近20万条,公众的热情参与,创人大立法网上征求意见数纪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各参与主体是如何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改革方面已成共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宣言书,动员会,表达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可能关闭。改革开放永远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改革开放永无与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诊断的依据。(12′)

材料一:
2014年11月份74个城市日空气质量分布:

浙江省在全国空气质量排名情况:

杭州2014年11月杭州空气质量指数:
注1:空气质量优(0—50),良(51—100),轻度污染(101-150),中度污染(151—200),重度污染(201—300),严重污染(大于300)
注2:2014年GDP增速中国7.7%、浙江省8.2%。
材料二:造成空气质量差因素主要有工业企业污染物,一些企业只顾眼前的利益,形成了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乱铺摊子、重复建设、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资源浪费大;类燃烧设备技术及制造水平较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工业窑炉和生产设施排放污染的治理技术缺乏,能源利用率不高。同时城市的发展密度高,人们生活中煤和油燃烧,车辆、船舶、飞机、汽车的尾气,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微粒、重金属等污染物,也是雾霾天气的元凶。
材料三:2014年3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上指出: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1)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企业和消费”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
(3)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