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表1为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问题。
表l:

地点




年降水量(mm)
15.6
466.6
777.4
205.4
一月平均气温(℃)
-8.5
-6.6
-1.2
-0.9
七月平均气温(℃)
27.4
23.5
23.9
23.6

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④农作物以水稻和青稞为主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途需要提水,运营成本大
B.中线工程水质比东线工程好
C.可以缓解太行山区缺水问题
D.可以增加黄河下游的径流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丹江口以上河段通航能力增强
B.武汉地区发生洪水的概率降低
C.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得到缓解
D.汉江下游的水质问题引起关注

下图示意“近50年来,仅考虑大气CO2浓度及气候要素变化对海河流域玉米、小麦产量的影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降雨对海河流域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并不明显,原因是

A.流域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
B.春汛利于小麦返青,夏汛利于玉米生长
C.小麦和玉米的生长期需水量少
D.灌溉缓解了降雨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近50年来,海河流域小麦和玉米产量变化的差异显著,主要是由于

A.CO2浓度增加,日照减少 B.温度上升,降雨减少
C.CO2浓度减少,降雨增加 D.温度下降,日照增加

按照“闰秒”机制,科学家们确定,在2015年6月30日将再度给钟表额外增加1秒钟时间,即在世界时(格林尼治时间)6月30日23时59分59秒后增加1秒,届时会出现23时59分60秒的特殊现象。读图完成9题。
9.钟表调慢1秒钟,受其影响最小的是

A.航天领域 B.网络通信
C.日常生活 D.军事活动

“一带一路”成为2015年两会期间的热门话题。“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看,“一带”和“一路”所经之处,共同且最具优势的能源资源是

A.风能 B.太阳能
C.煤炭 D.石油、天然气

“一带一路”能给诸多行业带来发展机遇,下列受益不明显的行业是

A.文化旅游 B.国际金融
C.电力贸易 D.基础建设

能源强度指单位生产总值的能耗。为了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在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称为消费隐含能源。下图为2010年我国大陆各省级行政区的能源强度和人均消费隐含能源统计。读图回下列问题。

与宁夏相比,天津的

A.能源利用效率高,人均消费水平高
B.能源利用效率高,人均消费水平低
C.能源利用效率低,人均消费水平低
D.能源利用效率低,人均消费水平高

图中I、Ⅱ、Ⅲ、Ⅳ四个象限所代表的区域,最适宜建设能源基地的是

A.I B.Ⅱ C.Ⅲ D.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