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已从原来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和信息交流、资本融通以及劳务等领域,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严重冲击。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有哪些?
我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
材料一 2011年6月30日15时,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建成的背后,出现很多国有企业的身影。三个月前,京沪高铁“四电”系统集成电气化工程全线送电成功。中国中铁电气化局正是该系统的集成商,在牵引供电系统方面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
材料二 从北京到上海之间300公里时速,最短运行时间为4小时48分钟,京沪高铁的开通“缩短”了两地距离。高速铁路是现代社会的新型运输方式,也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的出现为旅客提供了更多的交通出行选择,对汽车客运和航空客运都产生了重大冲击,使得汽车客运和航空客运必须考虑通过提高服务质量等途径来争取客户。
(1)结合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中的现象。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汽车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同时,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旺盛,我国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贸易业的投资急剧扩张。2005年,我国取消汽车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限制之后,汽车市场与国际汽车市场融为一体,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使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每年的下降幅度达两成左右。
材料二 近年来,由于汽油价格持续走高,虽然普通汽车价格不断下降,但销售依然没能走出低谷。大排量汽车由于受消费税增加影响,价格不断上升,人们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上,从而带动了小排量汽车生产热潮,特别是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和销售更是异常火爆。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
(2)为什么汽油价格的提高使得汽车销售遭遇尴尬?人们为什么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
2011年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涨幅再创新高。统计显示,5月份我国CPI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7%,居住价格上涨6.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5%,衣着类价格上涨1.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6%。
(1)上述材料反映了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2)简要分析可能引发这种经济现象的因素有哪些?
(3)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这种现象会带来什么危害。
(4)假如你是一位经济学家,就预防和抑制这种经济现象的发生给政府部门至少提三个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态势。
(2)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注重“富民”的经济意义。
(3)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富民”的途径与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及资源短缺情况
注:2011年上半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4.8%;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中,我国将有9种严重短缺(依赖进口),10种短缺。
材料二我国资源利用情况
注:在今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中,中国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位居133位。评价指出:低产值、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模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而资源、环境先衰。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就如何解决材料一、二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